进了渭南县城,黄巡按就发现这街上人来人往特别热闹,心里对那状纸上写的林知县肆意敛财的事情就有点儿琢磨了,这要是一县父母官横征暴敛,这县城里百姓脸上的笑容能这么多吗?
再说他这一路上也不是闭着眼睛走过来的,别的县怎么样,这渭南县又怎么样,想来不是演戏演出来的。
还是随从发现了一个问题:“老爷,旁的县城没有这么热闹,可是年根底下了街上的孩子们多呀,这里怎么没发现有几个小孩子呢?”
随从这么一说,黄巡按连忙下车去看,果然街上见不到几个孩儿玩耍。
两个人往人群里走,站在一个摆小摊子的摊主前问人家街上为何没有孩子玩耍。
怪也怪黄巡按的随从这样大咧咧的问,也没解释清楚,那小摊主听了他的话,又打量了这主仆二人一眼,顿时心里有数——这就是拐子无疑了!
亏得他们知县大人早教人知会了大家,对于陌生的,专门朝孩子打听事,或者卖糖买花诱惑小孩子的,都要重点观察,一旦发现端倪,人赃俱获,捉一个就可以去领赏钱,捉一双能领双倍的赏钱!
可巧,这时候正有一个扎着双丫髻的小女孩挎着篮子从这里经过,听见那随从问话,就笑嘻嘻地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
小摊贩趁着这“不怀好意”的陌生主仆二人不注意,连忙朝旁边人使眼色,叫人去报案,也好叫衙门差役早做准备。
今日县尉当值,他也是专管缉拿盗贼的,一听有这种情况,便亲自带着人急匆匆的赶来了。
这头黄巡按为了从那小姑娘嘴里套话,已经买了她半篮子蔫哒哒的花了,忽然见街上行人避让两旁,官差扶着腰刀出来,简直就是直冲自己而来!
而黄巡按出行,随从给自己驾车罢了,其他的差人却是都穿了布衣散在各处,为着暗中保护他,因此一见官衙的人都带刀过来了,众差人自然顾不得暴露身份,赶紧过来护主!
眼看局势一触即发,还是黄巡按稳得住,抬手叫随从差人都靠后,然后问县尉所来为何事?
县尉是大老粗,讽刺道:“您一个大老爷,关心我们县里孩子们,我们感激不尽,请您去衙门喝喝茶。”
林承遇这日在家闭门苦读,李茂跑了来禀报,说衙门里头抓了一伙子想拐孩子的嫌疑犯!
林承遇连忙叫了上官雁给自己找衣裳。
他如今在家里,穿得就跟个老财主老爷似的,皮帽子,护膝皮袄,这要是往前头去,保准吸睛,他可不愿意出这样的风头。
等进了门,看见黄巡按的气度,再看他身边站的几个随从,本来心里有预感了,这下那预感又加重了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