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家麦凯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也正是他的航行,让我们知道脚下的地方是个圆形……”
“那卡特同学,那你可知道为什么麦凯伦为什么选择这条航向完成他的环球旅行?”
在沈涛房间里,一张航海图垂挂,上面有纵横线条,将世界分成若干小块,还有许多箭头,方向不一。
卡特乖巧地端坐,手拿本子和笔,像专心听课的好学生。
“因为风!”卡特回答道:“船在海上必须依靠风力。”
沈涛欣慰道:“答得对,不过今天我要教的,是另外一个知识点,就是洋流!”
洋流对整个海洋的生物气候有调节作用,就像人体血液一样。
长年平静的海面,而形成的原因就是几股洋流共同影响。
马尾藻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关于世界洋流,天文堂记载较少,来源都是那些航海家航行的日志上,而且有些记录根本就不能作为主要参考,比较混乱,所以不在重点研究范畴。
“洋流的动力主要来源于风,但流向会有一些偏差。人们经常认为风向就是洋流流向,其实是存在错误的。”
卡特点了点头。凡是有过航行经历的都知道,明明船是沿着纬度航线航行,可实际上却会偏航,要时刻调整航线。
“麦凯伦的环球旅行,就是利用风和洋流的季节规律进行的。在我老家就有句俗语,‘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意思就是不同季节,风向就不一样。”
沈涛在滔滔不绝地说着初中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再利用航海图上的风向和洋流,一一解释给卡特听。
在马尾藻海时候,沈涛曾答应他会教会他航海知识。这才刚出困境,卡特就将他堵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