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儿越往青州跑,便越见苍凉。
成群的难民往外涌,流连在官道上。他们一个个面容蜡黄,唇色苍白,衣衫褴褛。
唐蓁掀帘望去,马车速度不急不缓,同一群群难民背道而驰,却无人留意。
许多人皆走了十几天,留着一口气儿,想着多走几日便能熬出头。
见到这样的场景,唐蓁坐在这奢华的马车里,顿时有些不自在。
“这些个难民也真是的,齐刷刷的全往济南涌做什么,弄得乌烟瘴气的。”
王舒妍翻了翻眼皮,嫌弃道。
唐蓁瞥了她一眼,见宋辞不语,她轻笑道:
“王姑娘这不也是要接青州的父母上济南么,同这些难民有何区别?”
她性子温吞,向来不太会损人,哪怕是心头不爽利,说出来的话也仍是轻轻柔柔的。
王舒妍倒是理直气壮的,她扬起脖子,骄傲道:
“那哪能一样,我小叔乃济南刺史,怎是这些人可比的。”
唐蓁不再搭话,再次掀起帘子。
后头涌上的难民越来越多,有些走的甚至连鞋子都破了皮,两只脚被沿途的石子碾得血迹斑斑。
倏地,唐蓁从人群中瞧见一个少女,年纪不大,怀里抱着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那少女眸色黯淡,踉踉跄跄地走,怀里的婴儿不停啼哭,在人群中煞是打眼。
唐蓁心头像被戳中了什么似的。
“停车。”
她拍了拍门板示意杨霄。
宋辞挑眉,偏头望向她。
小姑娘却是没瞧他,只径自从马车后头的食盒里拿了十几个馒头,包裹在笼布里。
杨霄将马车赶停,唐蓁就从车上跳了下去。
她朝抱着婴儿的少女走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背。
从近处看,这女子顶多十四五岁,却骨瘦嶙峋的,全然没有这个年纪的女子该有的活力。
唐蓁将手上的馒头递给她。
“拿着吃吧。”
少女起先还带着防备,直到她翻开笼布,瞧见里头的食物后,她猛地将馒头塞进嘴里。
这一连塞了好几个,直到实在吞不下,吃相狼狈极了。
纵使唐蓁知道她已饿极,还是吓了一跳。
更令人震惊的是,少女身边的人瞧见后,也纷纷涌了上来,将她手中的馒头一抢而尽。
几人,甚至十几人围在一起抢一个馒头,有些为了咬上一口,甚至不惜打了起来。
十几个馒头瓜分完,众人又转头瞥向唐蓁。
“她有吃的,那辆车上有吃的!”
有人指着唐蓁及他们的马车,大声喊道。
不出片刻,唐蓁竟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突发状况令她始料不及,还未反应过来就顺着脚步往后退。
眼前是一张张难民的脸,他们渴望生存,绝望、迫切地朝唐蓁身上涌。
还有的则去围堵宋辞那辆马车。
唐蓁被推搡着,拉扯着,脚下不知被谁绊到,她的身子直直往地上摔去。
潮涌般的窒息感,混合着他们的气息,有些过分的甚至开始掰扯她的衣裳,让她将食物拿出来。
唐蓁惊叫着难以脱困。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跃身而起,来到她身侧。
宋辞从身后将拉扯唐蓁衣裳的男子一把提起,重重地甩到了地上。
而后他拉起唐蓁,搂住她的腰,又是纵身一跃。
唐蓁在他怀里能感觉到风吹过的声音,悄悄抬眸,能看到男人流畅自然的下颌线,还有这张英俊潇洒的脸。
宋辞轻松地将她重新带上了车,接着吩咐杨霄驾车。
马车唰地一下朝前奔去,没一会儿就彻底摆脱了这群难民。
马车后座悄然无声,却又有着某种情绪在发酵。
宋辞脸色不佳,他看了眼整理衣裳的唐蓁,忍不住道:
“做事之前不动动脑子,那么多人,你管的过来吗?”
唐蓁手上动作倏停。
因着王舒妍在,宋辞的话令她更无所遁形。
她涨红了脸,一时之间竟难以低头,心里头憋着的那股气一下子窜到了嗓子眼儿。
“那也总比见死不救的强。”
宋辞轻“呵”一声。
“方才若我见死不救,你就差被人生吞了。”
想起刚才有人掰扯她,宋辞只觉震怒。若自己再晚出手一会儿,她打算怎么办?
男人向来毒舌,明明是关心的话,到他嘴里却陡然变了味儿。
只见唐蓁眸子逐渐泛红,可当着王舒妍的面儿又不愿让自己太过难堪,只好低吼一声:
“没人让你救我。”
这回换宋辞不说话了。
小姑娘近来脾气渐长,嘴上功夫竟是越来越厉害了。
到底也是顾忌着有外人在,宋辞怕多说多错,便也没再开口。
王舒妍却以为自个儿逮到了机会,摇着手中的团扇道:
“苏姐姐未免也太不知好歹了,若非因着你冲动,又怎会发生这样的事?”
唐蓁偏过头,懒得搭理她。
王舒妍自然不指望她说什么,转而朝宋辞莞尔一笑。
“顾大人武艺超群,是从小就习武的吧,真是太厉害了。”
她满眼崇拜之色,放着钩子,试图引起宋辞的注意。
可宋辞的心思全在唐蓁身上,只敷衍道:
“姑娘谬赞。”
瞧着他分心,王舒妍顿感无趣,便也不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