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品相和手感这些都堪称完美,但是作为最基本的功能属性,写字着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赵琦之前就吩咐人取来文房四宝。
手提饱蘸墨汁的狼毫,赵琦紧张的在纸上写了一个“趙”字。搁置好毛笔,赵琦立刻拿起桌上的新纸,只见墨汁已经渗进纸张,即使竖着放也不流墨,而且很快就干了墨迹。
看到正面效果这么好,赵琦又把新纸反过来看看。赵琦虽算不上是王羲之那样的书法大家,但多年的笔力还是有的,如果是用以前的旧纸,墨透三张纸那是绝对的。然而这张新纸竟然只是从背后能看到字形,却并没有污了底下的纸。
好纸,这是绝对的好纸。
“烜儿,不知这新纸造价如何,我们在保障基本的利润下,最低可以买到多少钱一套?”
一套也就是一百张,看来这个文宗老师又开始悲天悯人了,这可不行,先不说这样耽误自己的生意,如果卖便宜了,这生意也就没法做了。
“老师,这造纸乃是暴利,按照如今的旧纸市场价格乃是三百钱一套,也就是三个铜钱一张纸。别家的旧纸什么成本我不知道,就这次试验中高管事的纪录来算,一套纸的成本大约十五个铜钱,利润高达两百倍!”
不算不知道,原来读书人的钱那么好赚,袁烜当时也被这个利润吓了一跳,一开始还以为是弄错了,结果自己亲自一算,还真的就有那么高回报。
“不过我不建议现在就底价出售,老师你听学生给你分析。其实能经常买得起纸的都是富贵人家,他们只要认定我们的纸好,你贵些和便宜些的区别并不大。
再有,如果我们的新纸定价低于现在的旧纸价格,那么势必造成哄抢,短时间内我们没有这么大的生产能力。
最关键的是,我们伤害了其余生产旧纸的家族利益,到时候他们联合起来给我们捣乱,虽说我们不惧怕,但这样对于新纸的推广来说将极为不利,这倒反而有违老师的初衷。
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定价比旧纸高出两成,也就是三百六十钱一套,这样富贵人家选了我们的新纸,生产旧纸的家族也没话说。到最后他们为了生存要么降价,要么和我们合作,要么就自己研发出更好的纸。总之不管怎样最终受益的还是天下士子,老师以为如何?”
袁烜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商业心理上浅显的分析了定价的原则,赵琦也基本明白自己的异想天开是不可能的。
“哎,老了老了,这些事情老夫就不管了,你和师兄他们决定吧,老夫先拿些纸回去,明天老夫要大宴宾客,就不陪你们了!”
赵琦带着新纸率先回去了,老头子这是准备要给赵家扬名了。
“各位师兄,其实刚刚我给老师说的成本仅仅是我们实验的成本,如果大规模生产的话,师弟我觉得还能更加节约成本。
因为造纸作坊会用到大量的水,还要进行一些排污,所以我打算在南淝河边上修建作坊,只要我们在南淝河边挖掘自流渠,然后做个小堤坝蓄水备用,到时候我再设计几座水车和水磨,这样一来纸浆的获得就能节省很大的一部分人力,这样岂不是一举多得。”
赵家几兄弟已经目瞪口呆了,说实话他们并没有完全听懂,不过就是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至于新纸作坊的管事高锦,他的双眼已经开始冒光了。
朱四弟说
新的一天天气真好,心情也美美的,第一章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