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野人教出的弟子,你看看他吃东西的样子,哪里有我儒家子弟讲究的雅礼!”
“就是,仗着自己懂几首诗就目中无人,我就不信这一轮他还能夺魁。”
议论声虽然小,但是袁烜想也大概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只是他现在可没心思同他们争这口舌之快。
这次上交的诗稿比第一轮更多,所以阅稿的时间也相对长了些,不过毫无例外最终入得评判眼睛的还是他们预料中的那几个人。
“经过我们五位评判的一致认定,这次有七名学子的诗堪称上品。庐阳书院赵川、夏斌、徐志,林文书院高仓,你五人诗意文笔不相上下,我们也实在难选高下,故而算作并列第三。”
除了夏斌,其余四人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得意,虽然不是魁首,也拿不到彩头,可是能拿到越国公的举荐信今天就算是赚大发了。
场中众人纷纷向着刚刚被念到名字的几人祝贺,同时心中紧张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名字,最后两个名额又会归属于谁。
高柔没有让众人猜剩下的两人是高是矮,也没有说名字是几个字的,很干脆的就继续公布。
“范谦何在?”
场中一个英气勃勃的学子起身拱手,正是第一轮拿到第二名的范谦。
“学生范谦见过高先生!”
见范谦虽穿一身洗的发白书院院服,但是举止有度不卑不亢,这立刻让高柔这个狂士高看一眼。
“嗯,范谦你很不错。借由你的诗我们都认为你的才情卓越,尤其这首《塞外》更是展现出你的远大志向和为国效力的决心。
因此,我们五个评判一致认定你的这首《塞外》为本轮第二名。希望你再接再厉,在精进学业的同时不忘初心,将来能成为你自己笔下的那个伟丈夫。”
高柔的评语已经足够高了,但却又让人很不解。既然范谦的才情这么高,《塞外》又这么出色,那为什么还不能夺得魁首呢?
虽然范谦平日里在书院有些清冷孤傲,但好歹算是一个书院的学子,相比刚刚目中无人的袁烜,他们更希望范谦能拿到魁首。
范谦面色平静,平静的就像是一口无波古井一般,对于这个第二名他既没有显得沾沾自喜,也没有错失魁首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