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魏晋之我主沉浮> 第269章 群英会(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9章 群英会(一)(1 / 4)

第269章群英会(一)

“军功五转!”

曹穆的这四个字说出来,别说袁烜了,就算是在场的几位宿将都心惊肉跳。从大魏立国以来,一场战役能做到军功五转的又有几回呢!

任何一个时代,军功在所有的功劳里都是最重的,也是凡人改变自己命运最简单的途径。

军功的获得最主要的途径是战场,战场上或战后由随军的书记员记录,然后交由军司马确定,最后上报到吏部考功司或者相关机构反复审查,验证为实,然后拟定官阶,奏上皇帝等待授官。

军功共分为十二等,也叫“勋官十二转”,军官和普通士兵的评定标准不同。

以军官为例,以战前的条件分:以少击多为“上阵”;兵数(包括战士人数和装备)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

按战争的结果分:杀死或俘虏敌人的四成以上为“上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两成到四成为“中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一成到两成为“下获”。

军功的首要条件是战役最后必须获胜,然后随军司马按照战前的条件和战后的结果综合起来拟定“转”数。上阵上获为五转;上阵中获为四转;上阵下获为三转,以下递减类推。

而普通士兵就简单了,就是看杀敌多少,杀一人为一转军功,杀两人为二转军功,杀四人为三转,八人为四转,以此类推,每一转需要杀敌的人数是前一转的两倍。普通军士的军功没有上限,理论上只要一场战役能杀敌两千零四十八人,一个小兵也能获得勋官十二转的天大功劳。

当然,除了杀敌,斩将夺旗或者作为死士登上城头,又或者率先冲进城门这样的行为又有额外的军功,各朝各代的规定不同。

《木兰辞》里“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十二转”说的就是花木兰立了最大的军功,而非真的杀了两千多匈奴人。

值得一提的是,勋官功劳没有具体的职务,不管事,仅仅加官和拿到更多的赏赐。当然这会是今后入仕参政的重要依据,而且如果战死,勋官功劳是可以传给长子的。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是当兵被诟病还依然有人前赴后继的冲入军营,都是想用命搏一个前途,或为自己或为子孙!

勋官十二转可以叠加,比如二狗子一次战役最多可以获得五转军功,那么如果下次二狗子又得了三转军功,那么他的总军功就是八转军功。

而从一转到十二转代表的官阶名称也划分的很清楚。

一转是从七品的武骑尉;二转是正七品的云骑尉;三转是从六品的飞骑尉;四转是正六品的骁骑尉;五转是从五品的骑都尉;六转是正五品的上骑都尉;七转是从四品的轻车都尉;八转是正四品的上轻车都尉;九转是从三品的护军;十转是正三品的上护军;十一转是从二品的柱国;十二转是正二品的上柱国。

因为虎豹骑中任何一人都是有军功在身的军官,所以曹穆承诺的直接加五转军功等于是按照“上阵上获”来算军功的,也就是军官单次战役能拿到的最高军功,届时有人直接升到九转甚至更高都说不定,而像是夏乔这样级别的国公就能直接封为上柱国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