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有些惊讶地抬起头,看到是李世民时,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来,让朕好好看看我们的大功臣。年纪轻轻就奔赴沙场,一战全歼敌军三千铁骑,二战更是孤身潜入敌营,制造混乱,给我军创下破敌良机。五千突厥铁骑灰飞烟灭,真是大唐之幸啊!”
李世民拉着姬松的手,十分高兴的说道。
“全是陛下洪福齐天,将士用命,才有几次小胜,臣不敢居功!”
这么多将军在这看着呢,姬松可不敢托大,还是低调点好!
“哎!这就不对了,小小年纪整日和个老学究似的干什么,没一点年轻人朝气,这不好!”李世民越看姬松越喜爱。
“这..........那臣就愧领了!”姬松最后还是苦笑着收下大家的赞赏。
姬松的事算是告一段落,李世民则继续和将军们商议着。
听了一会儿,姬松算是听明白了,这是历史上的渭水之盟就要发生了。
他看着李世民和大家的相互辩论和妥协退让,这才知道,渭水之盟根本就不是李世民头脑发热,突然之间的决定。
而是通过分析颉力的性格和双方的底牌,谋划出了一项有很大可能性的决定。
这也是后世史学家对李世民为什么在没有面临绝境,却会做出这样危险性极大决定而感到困惑!
这时姬松才明白,这个世上就没有人是傻子,而作为政治手腕极高的李世民,怎么会将自己处于危险之中呢!
原来,史书上记载的都是一些表面上的东西。他只是赞扬了李世民的勇气和果决,却对这件事为什么这样做,没有任何的记载。
此时大唐建立不久,地方上不是很安稳。而之前的玄武门zhèng • biàn,更是使得原本太子一系的将军们心怀疑虑。
李世民和众臣们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将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拖延下去。
时间一久,让一些野心家看到机会,好不容易刚平定的天下,瞬间又会狼烟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