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晟德连忙点头答应道:“下官明白了,既然农务整改乃是钦差大人您亲自主持的事情,就必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下官一定会敦促辖区内的所有地方官员用心操办!”
说完,章晟德也同样皱起了眉头,又说道:“钦差大人,赈灾之事倒也还算顺利,但那些被各地官府所羁押的逃荒百姓,处理之际却是让人实在是有些为难。”
“哦?有何为难之处?”赵俊臣连忙问道。
章晟德答道:“前段时间,各地官府总计是抓捕羁押了各地逃荒百姓总计九万两千余人,钦差大人您把这批难民交给下官负责之后,下官原本是想要把他们遣返原籍,交由各地官府负责,但那些逃荒百姓愿意返回原籍的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或是只想要留在难民营里等候朝廷赈济,又或者是只想要涌向直隶与南方继续逃荒,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返回原籍,下官稍是使用了一些强制手段,就险些引发了一场民变,于是就再也不敢有什么动作了,如今只是让他们留在难民营里,每隔几日就会送去一批粮草供养着!”
说到这里,章晟德疑惑摇头道:“世人都说故土难离,下官原本以为这些逃荒百姓会很乐意返回原籍才对……”
说完,章晟德轻叹一声,表情间满是为难。
赵俊臣却是面现冷笑,道:“章巡抚是当真不知道逃荒百姓们的想法?就算是不知道逃荒百姓们的想法,难道还不明白那些地方官员的秉性?在这些百姓们逃荒离开故土之后,他们留在家乡的田宅与家产恐怕是早就被各地官府联合地方乡绅趁机侵占了,就算是把他们遣返原籍,但他们失去了土地与家产之后,又要靠什么谋生?还不是要继续等死?”
听到赵俊臣的说法,章晟德的脸上满是尴尬,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接话。
赵俊臣并没有继续刁难章晟德,只是轻轻一叹之后,又说道:“不过,就算是他们的田产家宅没有被人侵占,返回原籍之后只怕是也难以供养自己,朝廷的赈济粮草就算是如数发放也只能让他们半死不活而已……陕甘各地的土地原本就有些贫瘠,经过了连年天灾之后就更是难以供养土地上的百姓们了,若是从前十亩地就可以供养一户百姓的话,如今只怕是需要三十亩地才行……除非是本官的农业整改计划能够进展顺利,否则这般状况怕是很难改变,也是远水不解近渴……”
见赵俊臣也是这般为难,章晟德不由是有些焦急,说道:“但也不能任由这些逃荒百姓继续滞留啊,陕西还有本土难民需要赈济,原本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若是再继续供养这批难民,只怕是粮草就更加不够用了……更何况,这么多百姓整日里无所事事聚集在难民营里,只怕是迟早都会生出大乱子。”
赵俊臣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章巡抚所说这些情况,我也是心中有数,自然也不会把烂摊子全部丢给你来处理……这样吧,章巡抚你返回长安府城之后,就再去难民营里统计一下,看看究竟有多少人不愿意返回原籍!那些愿意返回原籍故土的,你就尽快安排他们离开难民营,至于那些不愿意返回原籍故土的百姓……本官返回京城的时候自然会设法安置他们。”
听到赵俊臣的说法之后,章晟德满脸都是不可置信。
西北督抚们当初为了向蒙古联军乞和,就私自羁押了各地的逃荒百姓,想要用这批逃荒百姓与朝廷送来的赈灾粮草送给蒙古联军、以乞求蒙古联军的暂时退兵,但这项计划被赵俊臣阻止之后,这批逃荒百姓就变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烂摊子,既不能让他们原地解散从此不管,但出手管理之际稍有不慎就是一场天大麻烦。
所以,章晟德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赵俊臣竟然愿意亲自接手这个大麻烦、烂摊子。
难道赵俊臣就不怕会引火烧身?
稍稍犹豫了一下,章晟德还以为赵俊臣尚未发现这件事的棘手之处,却是问道:“钦差大人您打算是如何处置这批难民?总不能继续供养着他们吧?”
赵俊臣似乎是早就有了想法,缓缓答道:“这些逃荒百姓不愿意返回原籍故土,乃是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田地与家宅的缘故,就算是没有失去田地与家宅,曾经的那些土地也已经无法养活他们了……既然如此的话,那本钦差就给予他们足够的田地家宅也就行了!”
听到赵俊臣的回答,章晟德愈加是目瞪口呆。
赵俊臣的这般回答自然是无懈可击,逃荒百姓们只要是拥有了足以养活自己的土地,自然是不会再生乱子,所有麻烦都会迎刃而解,这般道理章晟德也同样很清楚。
但问题是章晟德无法想象赵俊臣要从哪里去寻找足以供养近十万百姓的土地。
“钦差大人你要从哪里寻到足以安置近十万百姓的土地?这可不是一批小数目!”章晟德忍不住再次问道。
对于章晟德的疑惑,赵俊臣却是笑而不答。
实际上,明朝的土地兼并状况极为严重,穷苦百姓们就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但实际上明朝境内可用之地依然不少,只不过这些土地全部集中到了各地王府与乡绅手中。
尤其是明朝的那些王爷们,每一位都拥有上万倾的良田,偏偏又仗着皇家子弟的身份从来都不向朝廷缴纳税赋,并且他们为了追逐利益也很少用这些土地耕种粮食,大都是种植一些利润更高的棉花、花卉、水果等作物,每年还领着朝廷大笔钱粮作为供养与俸禄,可以说明朝国库如今的缺粮窘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皇室蛀虫。
但赵俊臣很清楚,德庆皇帝对于这般状况已经非常不满了,当初“八王船行”的事情更是进一步强化了德庆皇帝的决心,等到朝廷出兵收复河套的战事告一段落之后,德庆皇帝的威望也会大为高涨,到时候必然会出手对付这些“贤王”!
这也是赵俊臣想要出兵收复河套的动机之一,唯有让德庆皇帝拥有了收复河套的荣光,他才可以拥有足够的威望去铲除一批明朝皇室。
赵俊臣也同样很清楚,随着“小冰河时期”的逐步到来,明朝已经完全无力继续供养这批蛀虫了,反倒是出手除掉这批蛀虫之后,明朝这颗垂死老树才会有重新焕发生机的可能,顺利渡过“小冰河时期”的成功可能性也会增强许多。
所以,就算是德庆皇帝到时候不能下定决心,赵俊臣也一定会想办法让德庆皇帝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