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明皮肤黝黑粗糙,满脸风霜,看起来就像三十岁,难怪韦应物惊讶。
谢长明苦笑一声道:“晚辈是前年的进士,先在百泉县出任县尉,刚刚才升任萧关县令,这边条件比较艰苦,风沙大,所以皮肤稍微黑了一点。”
韦应物当然知道为什么谢长明才三年不到就能升为县令,这也是晋王的意思,笼络江南士族,所以江南几大世家的子弟都得到了破格提升。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的科举也会偏向江南。
韦应物点点头,“不错!不错!好好干,不要让你父亲失望。”
“请问韦侍郎,百泉县现在情况如何?”谢长明问道。
“你应该知道一点吧!”
“卑职只知道旱灾很严重,卑职曾带领百姓挖井抗旱,但蝗灾情况不清楚。”
韦应物叹口气道:“百泉县也是蝗虫重灾区,今天的收成估计只有去年的四成,朝廷已经紧急调粮食救济了,你也不用太担心,朝廷不会让灾民出现。”
谢长明点点头,“没有别的事情,卑职先去忙了。”
“去吧!”
谢长明向韦应物和梁武行一礼,匆匆去了。
梁武望着他的背影笑道:“一个很务实的年轻官员,上任还不到十天,整个县的百姓都认识他了,都对他赞不绝口。”
“是啊!我和他父亲是关系很好的诗友,我知道他们谢家家教极严,培养出来的子弟普遍比较优秀。”
这时,一名士兵从萧关飞奔而来,躬身道:“最新消息,萧关五十里外发现了北飞的蝗虫群。”
韦应物忽然想起一事,问道:“如果蝗虫群是持续不断地飞来,烈火屏障能坚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