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启动了数万辆牛车和骡车,在洛阳和潼关之前穿梭,源源不断地将一批批难民送往关中,分配到京兆府各县。
潼关也是进入关中后的难民中转站,过了潼关后,难民们将转道上船,乘船前往京城,大车在这里调头,返回新安县。
潼关以西人喊马嘶,人潮汹涌,渭河岸边数十艘大船一字排开,一群群百姓被士兵护卫着上了大船,不断有大船离开岸边,驶入渭河,向长安方向驶去。
在其中一艘稍小的船上,站在一名三十余岁男子,头戴高帽,穿着白色襕衫,好奇地望着岸上汹涌的人流。
此人正是新罗特使朴泽恩,官任新罗户部侍郎,他是从河北过来,从蒲津关进入关中,然后也是坐船前往长安,恰好遇见了一批上万人的难民潮。
“特使,要开船了,还是回船舱吧!”
说话的是青州长史王儒林,他作为陪同官员,一路陪同新罗使者前往长安。
朴泽恩也曾作为留学生在扬州读了五年书,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他指着岸上黑压压的人群问道:“王使君,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都是洛阳的百姓,据说洛阳出现了疫情,他们都逃往长安。”
“他们不会把疫病带去长安?”朴泽恩担忧地问道。
“他们应该没有疫病,有疫病路上就发作了,我们的军队一般都会先建一座隔离营,他们住上几天,确保没有疫病才会让他们来长安,考虑得很周全,不会有问题的。”
朴泽恩微微叹息道:“这么多人,真是好啊!新罗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这么多人了。”
他有点担忧地对王儒林道:“能不能安排见一见大唐的皇帝陛下,晋王殿下我总觉得还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