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得很慢,一副疑虑重重的样子。
黑袍人却没有动,站在原地目送着他的背影,眼光里透出了深深的忧虑。
过了好一会儿,黑袍人才转身离开了城楼。
他走得很小心,顺着城墙根沿着人迹稀少的地方走过,慢慢地走出了城门。
在城门外有一辆不起眼的乌蓬马车等在这里,黑袍人低着头,快速地钻上了马车,马车立刻启动,向着京郊飞驰而去。
没多久,马车来到了一处小山坡下面,黑袍人从车篷中探出头来仔细观察了一下后面的情况,确定没有人跟踪之后,马车径直一路尘烟直接往山上驶去。
一直到过了好一会儿,从马车的来路上,疾驰来了两匹骏马,马上两个人一身布衣,头戴竹笠,看不清面目。
来到山坡前,两人勒住马匹,其中一人翻身下马,他摘下了竹笠,深深的眼窝,鹰钩鼻,正是刑部总捕头常无义。
常无义走上前去蹲在地上,仔细地查看了地上的印迹后,站起身来对另一个马上的人说道:“没错,他的马车没有停过,一直上山去了,父亲。”
原来这另一个人竟然是他的父亲,常漫天!
常漫天抬头看看了眼前的小山,山上树木葱葱郁郁,树木掩映之间看得见山上的座座军营帐篷。
常漫天问道:“山上是什么地方?”
常无义答
道:“山上是京营的一处驻地,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去处了。”
常漫天皱起了眉头:“京营?”
早在大明建立之初,太祖朱元璋就定下规矩,设立亲军十二卫,作为皇城禁军,侍卫皇帝左右,由皇帝直辖,不服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管辖。
除此之外,又从全国各军中抽调精锐宿卫京城附近,平时拱卫京师,战时则是出征的主力,称为“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