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这样的指令,河东兵自然不会再客气。
他们将最后的dàn • yào全部打光后,拎起战刀、冲入峡谷,直将小小的三石峡杀了个尸横遍野、血河泛流……
三石峡大捷的消息,被传送到中山王帅帐时。
中山王带着十二万主力,已经用四十八门大炮,硬生生地轰开了顺州和儒州的城门。
与那两位王爷的做法不同。
中山王攻入城中后,他立即张榜安民。
在中山王的大榜告示里,是另外一种言辞:“只斩敌酋、敌将,不杀平民、不掠钱粮。无论胡汉,肯从官命者、既往不咎。商旅往来,着即恢复。匠工听召,即入营中领酬听命。胆敢藏匿、拒不听召者,杀无赦。”
为什么中山王的做法,与那两位王爷截然不同呢?
首先,中山王亲率这十二万大军,后勤补给的距离很近。
从整个冀州,都能有序地将源源不断地粮草,以最快地速度补充到中山军。
其次,肖章在京城搞着榷贸自由,赵子晴已告知中山王,不可杀胡、该多用胡。
只有增强榷贸,才能让大梁的国力不会因战争损耗过大。
只有保护榷贸,才能让冀州的百姓得到更多收益,从而尽快地从灾难的困境中走出来。
也只有留住异族商人,才能让大梁得到更多的战马、铁矿石等战略物资,从而继续壮大大梁的火器兵数量。
最后一个原因,极其重要。
那就是在中山王出兵之前,赵维桓曾谴使送给他一封密信。
在那封密信中,赵维桓告诫他不可因嗜杀,误了老皇帝赵喆拓土定边、新地封爵的新策。
知道了圣意所向,中山王自然不会像其他那二位一样,肆意劫掠、随心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