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寒门商圣> 第201章 欲除此毒,缺两奇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1章 欲除此毒,缺两奇药(2 / 3)

“回殿下,是缺少两味药材入药。”

被追问,安子玉道:“一种名唤天山雪莲,只有昆仑山上有。另一种叫冬虫夏草,只有西羌的雪域高原上才能采到。羌人的盖天大王禁止任何人,从其境内将那两味药材贩离其境。”

西羌,早在汉末三国时期,那里便已形成半奴隶、半封建制的区域性的王朝。

在五胡乱华时,西羌的一支,更是直接参与了逐鹿中原。

当时的西羌人,先后在中原建立了五个国家。

虽然每个西羌人的政权,存在的时间都很短,但仍让其从中原汲取了许多丰富的农耕、文化以及政治经验。

凭借着那五个昙花一现的政权,及其给西羌人留下的宝贵遗产。

如今的西羌人中,一支最强大的已在河西走廊,建立起了一个叫做大夏的国家。

当年赵维桓率军西征,打的、其实也是那个大夏,而非整个西羌。

纵是如此,因为赵维桓曾把大夏打得极惨,同族同源、更远处的西羌大王们,从心底里对大梁充满了仇恨。

不过那些西羌王庭的大王们,也不是傻子。

既然大夏被定王带兵给按在地上一顿输出、疯狂摩擦,打得惨烈至极。

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是没实力正面与大梁开打的。

没实力,不代表就只能甘心臣服。

这些年来远番西羌的王庭,其实一直在与大梁玩着明和暗战、斗法不断的阴招。

这些阴招中,中原需要的,诸如玉石、药材、高原战马和牦牛,便一直都是西羌王庭禁止贩入中原的货物。

为了反制,老皇帝赵喆一登基,马上就颁旨:凡铁、粮、绸、绢、茶、瓷,榷入西羌者、税三倍以征之。

这是啥意思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