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说的有些多。
四五个股票交易所专员跟随于富走遍了他名下所有的铺子。
之后便拿了账本开始扒拉着算盘珠子算账了。
“老爷,把这账本拿了出去真的好吗?”
这个时候所有经营都是自家自己负责的,账本那些东西自然也就成了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不这样还有其他办法吗?”
于富一声反问让管家无言以对。
现在的他们着实没有其他解决的办法。
管家无法回答,于富这才叹了一口气道:“买进酒具本以为能够大发一笔,没想到差点把于家拉入无底深渊,现在既然有解决的希望,那便走上一走,说不准就能够起死回生了。”
股票交易所的几个书生挑灯夜战弄了一晚上,次日凌晨天亮之后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架势。
在中午快要吃饭的时候,终于有了结果。
“按照占比七十,于东家名下产业包括田地在内可再稀释三万股,每股可达两贯三十钱。”
每股两贯三十,也就能拿到不足七万贯。
这个数字都不足买进酒具的多。
因购买酒具于家这些产业几月不曾正常运转,缩水着实够大。
于富应道:“好,你们先回去吧,之后的事情我会去股票交易所亲自与段掌柜交接的。”
这几人也只是沽值总产业价值的,其余的事情他们也办不了。
在股票交易所的人走了之后,于富又把留下的账目仔细核对了一番。
这毕竟是个大事情自然当小心再小心的。
“老爷,咱家占比七十,也就是说占比三十是三万股,若这三万股都被人买进的话,那也就是不足七万贯,这倒也还行,咱家产业基本上能够运行起来了。”
于富简单思考了片刻,很快便亲自去了股票交易所。
一纸契约签订,于氏集团正式成立。
第一个买进于氏集团股票的乃是张浩私人买进的。
对于氏集团张浩还是颇为看好的。
于氏遭至如今的困境,很大的原因乃是因为买进酒具所致,而当初之所以要倾家荡产买进酒具乃是因为张浩对酒具的大肆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