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我摘梨花与白人> 第四十七章 认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 认错(2 / 4)

叶适言拿东西卡着窗子,固定它:“不用谢我,我没有帮过你什么。”

“沐王爷去了红纱军军营。”叶适言说:“他似乎需要发泄。”

岳千烛苦涩的扯开嘴角,想来夏沐濋当真被气的不小。他生气的时候还是像以前那么任性。

叶适言继续说:“我过来的时候碰到沐元帅,他问我庆华殿发生了什么。我简单的与他解释,他就让我打探一下,你为什么要为岳家的说情。”

既是打探就要偷偷的进行,叶适言不屑做暗地里的东西,直接光明正大的问,他也能得到答案。

岳千烛无奈的笑了笑,无法回答,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了解岳家。”叶适言看着为难岳千烛说:“初仁十四年,圣上召集上京和各地的名门公子齐聚上京城。我有幸参与其中,见到了很多各样的人,你会发现上京城的人和各州府的人有很大的不同。”

“上京城的公子自诩出身高贵,眼光高傲,经常聚在一起成为小团体俯视其他地方的公子。更可笑的是,他们似乎都在家里受到提醒,目中无人的同时还要保持自己的礼仪,同场竞争就为了在圣上面前留下好的印象。”

“我们在住着的宫殿可以自由生活,除了每日的请安和日常的书会,其他时候我们很自由。这些人都在耐着性子,忍耐好奇心和天性要做圣上眼中的乖孩子,做可以继承家业合格的继承人。可是那个叫岳千炀的孩子却是玩的开心,释放天性。他不在乎这是上京城,也不在乎宫中的规章铁律。圣上让我们尽情的玩和交流,他全都做到了。”

“我是第一次看到侯府的继承人那么小就会爬树,还会做弹弓,会教大家逗蛐蛐儿,还在住宿的院子里养鸟。”叶适言回忆着说:“上京城这些公子们嘴上嫌弃,心里羡慕的不得了。所有人里,只有乐安世子跟着他玩。”

叶适言天赋异禀,入仕甚早。十五岁入朝堂,十六岁舌战群儒,十七岁家中巨变,自己被薛清平清出朝堂,远赴黔地至今三年。所以人都会用少年老成来形容叶适言,可是大家都忽视了,过了这个年,他才二十岁而已。

眼中在不经意之间还会闪出少年的光辉。

岳千烛欣慰的笑了,岳千炀八岁那年确实奉旨入京,他不喜欢留在家里因此特别的兴奋。至于他在宫里那几日是如何生活,虽有负责他起居生活的公公手书,但里面多数都是他读书的日常生活,没有提到他的这些活泼事,估计是圣上担心岳千炀受责罚,所以没有让人写下。

至于岳千炀与苏惟的交情——岳千烛只知道岳千炀在上京城交了个好朋友,至于这位朋友是谁,她并不清楚,现在她是知道了。

叶适言说:“我对岳家的了解始于岳千炀,他那乐观的性子一看就是和睦家庭养出来的孩子。可是家庭和睦不代表他们忠心爱国。”

岳千烛刚刚听到关于弟弟的往事,心中正在欣慰,但是叶适言的话还是像一盆冷水浇到了自己的身上。

“你相信岳家是叛国的?”岳千烛抱着侥幸的问。

“我只相信证据。”叶适言说:“当年岳家小姐逃婚,岳家府兵兵权落入敌方,岳侯爷通敌卖国的罪证昭告天下。这些都证明了他的叛国。”

“那你有没有想过,那些证据是捏造的呢?”

“三座州府沦陷,神远军受挫,三千将士枉死。血淋淋的事实就在眼前,这比证据来的真实。”叶适言的语气很淡定,但是不容反驳。

提起这段往事就是岳千烛的痛处,是啊,这些已经发生的事实比任何证据和口舌都更有力不是吗?

“那场巨变听说沐王爷的姐姐去世,他也受伤重病。我维护了这段血海深仇,怪不得沐王爷会生气。”岳千烛自嘲。

叶适言颌眼:“你能告诉我,你与岳家的关系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