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君山,别名洞庭山,犹如一颗青螺屹立于洞庭湖畔,相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称之为湘君,故名君山。
徐勇部一万败兵,和马蛟麟部一万水师驻于此。
严遵诰统领的西路明军来到了君山脚下,见徐勇营寨扎得颇有章法,各项工事完备。皱紧了眉头,此獠颇通兵法,破之不易矣!
围君山而不打,先攻取君山下游的白螺矶。
一艘又一艘的民船,在战船的护卫下,满载着补给品,从巴陵运往君山。
严遵诰看到这一幕,明白了:欲取君山,必先攻灭敌之水师。
他唤来龙阳水营副将田虎、参将石壁,问道:“田副将、石参将,汝二人可有把握击败敌洞庭水师?”
田虎大声答道:“击败敌军没有把握,杀身成仁却有决心!”
崇祯二十三年一月十九日,清将帖兆荣、黑运昌部一万水师,护送给养船至君山,与七千明军水师相遇。
洞庭湖水战打响。
明军的主力是三十艘海沧船和四十艘苍山船(最小的一种海沧船),另有网梭船、鹰船、沙船、子母船、火龙船、赤龙舟、车轮舸、蜈蚣船若干。共一百五十艘船,分十五队,每队十艘。
清军有各类战船约二百艘。
“调转风头,右转舰”,清军水师参将黑运昌沉着下令,心里默默计算航程,判断着和明军水师的接触时间。
他本是洞庭水寇出身,精通水战,降清后被授水师参将。清庭对匪寇出身的将领既用又防,在他之上,又任了一名水师副将帖兆荣管着他。
这帖兆荣本是骑兵将领,被调去管水师,除了射箭还行,其他水战技巧一窍不通。因此,虽是主将,却只能干瞪眼,任凭黑运昌发号施令。
帖兆荣不傻,心里自有小算盘:反正吾是主将,仗打胜了,是吾指挥有方;打败了,是汝不听号令,瞎指挥。
两军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田虎端着千里镜,观察敌船,悚然色变。
只见敌舰,联结布阵,展开数里,其中有数艘巨舰,极其高大,“望之如山”。
更可怕的是,清军水师训练有素,舵手熟练地调着风头;缭手利用风势,调整着帆樯;炮手、铳手、弓手、步兵,坚守各自岗位。整齐划一,数百船若一船,“使船如使马”,在洞庭湖上疾行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