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卿,汝要想方设法多造佛朗机和虎蹲。”佛朗机炮和虎蹲炮机动性强,是明军的主战火炮。
彭耀急忙应喏。
“监国,此处是战车局。主要生产三种战车:一是装载佛朗机炮的大型偏厢车,长一丈三尺、阔九尺、高七尺五寸;一种是装载火箭的全胜车;还有一种双轮小车,可以装炮弹或杂物。”
视察完了火器科,朱亨嘉对彭耀赞不绝口,喜得他心花怒放。
听说朱亨嘉要来,兵甲科主事陈嘉谟起了个大早,指挥属下,把各局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先看弓箭局。
弓箭按材质来说,可分为单体弓和复合弓;按射箭原理,可分为直拉弓和反曲弓。
虽然朱亨嘉已经在用火铳淘汰弓箭,但这需要一个过程,目前依然在生产。
再看兵器局。
“监囯,工匠们这是在铸刀。铸刀之技,关键在淬火”。陈嘉谟介绍说。
朱亨嘉来了兴趣,拿起一把打造好的刀,让手下拿了个竹筒,取铜钱几枚置竹筒中。一刀下去,连铜钱带竹筒,一挥两断。
“好刀呀好刀!每把刀都这么锋利吗?”
“本科工匠手艺精湛,每把都是好刀”,陈嘉谟大言不惭。真实情况是,他知道朱亨嘉来视察,把最好的刀摆在了外面。
“好!卿辛苦了!”朱亨嘉交口称赞。
“监国,这是在造枪,主要分骑枪和步枪”。
“嗯!”
“这是在造盾牌,主要以木、藤、竹制做,外面蒙有生牛皮。”
“这边是造甲场”
“甲?这可是军中重器,孤要好好看看”。朱亨嘉想。
走到造甲场,两千工匠正在挥汗如雨。
大明朝盔甲种类繁多。光头盔就有锁子甲盔、抹金凤翅盔、八瓣黄铜明铁盔、六瓣盔、红顶铁盔、青苎衬盔等。甲有柳叶甲、齐腰甲、鱼鳞甲、曳撒甲、圆领甲、鸳鸯战袄(棉甲)等。
综合各种因素。朱亨嘉决定:头盔采用八瓣黄铜明铁盔,这种头盔抵挡弓箭的效果好;甲采用棉甲,这种棉甲是在鸳鸯战袄基础上的改进型,外面是厚棉布,内衬铁网木片,军官的棉甲还有一层丝绸。用棉甲的好处是量产快、对鸟铳的防护力比铁甲高。
“陈卿,兵甲科月产棉甲多少?”
“月产三千多套。”
“嗯,卿只需生产战兵的棉甲,守兵的鸳鸯战祆可以交给民间生产”,以军工拉动经济,这是穿越者的新思路。
“臣已经联系了三家工坊,生产守兵穿的鸳鸯战祆。”
“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