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南明靖江王> 第一百零七章 海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七章 海战(2 / 4)

这个时代,福船是大明舰队的主战舰型,共有六种型号。

一号大福船,柁楼三重,底尖上阔,吃水两丈。有红衣大炮两门、千斤佛朗机炮八门、迅雷炮三十门,水手十五名,士兵九十名。

二号福船,吃水至少一丈。有红衣大炮一门、千斤佛朗机炮六门、迅雷炮二十门,水手九人,士兵五十五人。

四号福船,又名冬船、海沧船,吃水七八尺。有千斤佛朗机炮四门。水手九人,士兵四十四人。

五号福船,又叫鸟船,吃水五尺,设有橹。风顺可扬帆,风息则荡橹。有千斤佛朗机炮两门,水手四人,士兵三十三人。

六号福船,又名快船,吃水五尺以下,设有橹。有千斤佛朗机炮一门,人员二、三十人。

此时大明的战船使用的是硬帆;西方的战船使用的是软帆。和西方的软帆相比,大明的硬帆优点很多:操作便捷,不需要太多水手;帆有横条,被火炮射破后,破洞不容易扩大,不需要换帆;落帆快,遇到大海浪不容易翻船,也不容易摔死水手;成本低,不需要用上好的帆布。缺点是,受当时材料影响,这种帆没有西方的帆高大,顺风的时候,船速没有西方的快。

问题是,海上行船,汝能保证一直顺风?

大明的硬帆,可以围绕着桅杆旋转,俗称八面风。不管顺风、逆风还是侧逆风,一帆统统搞定。西方的软帆就不行了,顺风的时候快如奔马;逆风、侧逆风的时候,手忙脚乱,须使用支索帆等辅助性风帆。

朱亨嘉觉得大明的硬帆一点都不落后,挺好的,不需要换。

落后的是船体和甲板。大明的船使用水密舱技术,好处是不容易沉;不好的地方是承受不了大量火炮发射时的后坐力。

朱亨嘉已经下令兵部武备司舰船科,聘请西夷技师,引进西方的火炮甲板技术和侧弦炮技术,新型一号、二号福船全部建为双层夹板。

大战在即,明军哨船上的气氛有些肃杀。

一个老水手缓缓地爬上刁斗,充当瞭望哨。

忽然,上千根桅杆密密麻麻的出现在他的的视线内,这壮观的景象让他一瞬间有些失神,好半天后才喊道:“敌袭!”

“哨船发现清军水师的时候,是在石排附近,按照清军的船速,两个时辰后会到”。

林察不慌不忙地判断。

“太好了,林兄,咱们在哪迎战?”孙贵有些迫不及待。

林察微笑道:“不急,吾率水师堵住大奚山岛和冷汀山岛之间的水道,请定海侯埋伏在冷汀山岛侧面。等鞑子的战船和吾激战时,定海侯突然杀出,必能重创鞑子水师”。

“末将何时杀出?以何为信号?”

“不用信号,吾料虏船未时能到,定海侯只要在申时出现,吾军必胜!”

大明崇祯二十年九月十六日未时,施福、施郎(后来改名为施琅)、洪升所部出现在奚山岛洋面上;后面跟着盖一鹏、李润香的广东水师。

此时明军水师已经出动,林察领着部下王兴、余龙,率八百料以上一号福船二十艘、六百料二号福船五十艘、其他各类战船一百艘,列纵队,堵在奚山岛、冷汀山岛水道中间。

清军水师主将盖一鹏,打出了帅旗,让施福领福建水师出击。

施福吐了口唾沫:“该死,又让吾福建人拼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