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只有说书先生说一些话本,内容精彩度与后世的武侠小说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如果能在《长安日报》上连载个武侠小说,讲一讲江湖中的事,百姓们岂不是喜闻乐见,甚至还会来催更!
对,就这么办!
李奇当机立断,说干就干。
他决定第三期的《长安日报》上,便开始连载,行不行,也要试过了才知道。
这一夜,李奇整宿未睡。
熬夜通宵终于把“笑傲江湖”的前几章写完,他完全是凭着自己对电视和原著的记忆,一一复写,但是要做到一字不差,必然是不可能的。
翌日一早,李奇把文稿丢给王勃。
“子安,下一期的报纸,刊登一篇这个。”
“这是?”
王勃见李奇无精打采的样子,不由得疑惑道。
李奇打个哈欠:
“别问我,你自己看。写了一宿,困死我了,我得去补觉。”
说罢,李奇转头对童方道:
“我现在去睡觉,没有事情不要来打扰我。有事情也不要来打扰我。否则,后果会很严重的!”
童方心里一个咯噔。
但出于谨慎,还是问道:
“殿下,如果是宫里来人呢?”
李奇想也不想:“就说我风寒入体、病入膏肓,需要卧床休息。”
啊这……
童方呆呆的站在原地,有些傻眼。
真要和宫里的人说殿下病入膏肓,只怕陛下转眼就能亲自上一趟贤王府,到时候,自己这个小小侍卫,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算了,还是如实说吧。
顶多堵住后院门口,谁要进,就从自己身体上踩过去!
另一边。
王勃捧着李奇给的文稿,这一看便一发不可收拾,深深的沉浸进去,等看到令狐冲要学独孤九剑时,故事却戛然而止。
王勃大急。
“怎么没了呢?”
“怎么就没了,殿下这也太那啥了吧,在这里断了下文,岂不和断子绝孙一般?”
孔颖达见王勃挠头抓腮,不由得笑道:
“子安,你这是干啥呢?”
王勃眼睛仍旧停在手中的文稿上,嘴里回道:
“好故事啊,这是我此生读过最好看的故事。精彩绝伦、扣人心弦。好看,太好看了。”
“殿下大才,实乃我生平仅见。”
“这种故事,他居然一晚上就写出来了,实在是匪夷所思。”
孔颖达大奇。
凑了上来,盯着王勃手中的稿子,问道:
“子安,你在说什么?!”
王勃抬起头,举了举手中的文稿,然后兴奋的道:
“冲远,这个,殿下撰写的。”
“无与伦比的精彩,读完令人欲罢不能。若是在长安日报上刊印,必能让百姓们争相阅读,甚至期盼下一期!”
孔颖达半信半疑的看着王勃。
有这么玄乎?
他接过文稿,细细读了起来。
这一读不要紧,孔颖达的表情和王勃一般,如痴如醉。
待翻完最后一页,孔颖达不自觉的抬起头:
“下面呢?”
“没有下面了。”
王勃颇有些遗憾:“殿下就写了这么多,我也不敢去催文。”
孔颖达怅然若失的道:
“这等江湖奇事,殿下是如何知道的呢?江湖上,果真有华山派?还有日月神教?”
王勃摊摊手。
你问我,我问谁去。
殿下交游广阔,说不定有结识什么江湖奇人,从人家那听来的故事,也不足为奇。
孔颖达拍了拍手,当即激动的道:
“子安,殿下此法甚妙啊!”
王勃眼中有神采,跟着道:
“不错。若是在第三期《长安日报》上刊印这篇笑傲江湖,必定能在长安广为流传,咱们的报纸也将一纸难求!”
两人都很兴奋。
这个时代,人人都有一股游侠梦。
就比如李白,就是一代游侠中的代表。
只不过,很多人因为现实的原因,不得不放弃游侠的人生,转而向现实低头。
所以,李奇的笑傲江湖一出,孔颖达和王勃才会如此亢奋。
两人很快便开始着手第三期《长安日报》的准备工作,而且信心十足。
……
李奇睡得很香。
有童方在外面护卫,就是一只蚊子,也飞不进李奇的后院。
他似乎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梦见自己出海,将大唐的旗帜插满整个星球。欧洲、美洲、澳洲、非洲等大陆板块,全都有李奇的足迹,在前世各种条件都很成熟的时代里,李奇未能实现的环球之旅,反而在大唐这个年代实现了。
这也让李奇悟通一个道理:
不管在何时何地,一定得有钱。
有了资本,你才能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条件。
否则,即便是高科技时代,你没钱,你依旧哪儿也去不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奇要拼命搞钱的原因。
一觉醒来,天反而已经黑了。
李奇伸个懒腰,幽幽的叹了口气:
我这生物钟,该不会就这样颠倒了吧?
“方方!”
“属下在!”
童方一直守在后院的门口,听见李奇的呼唤,立马就出现了。
李奇活动了一番手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