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议,在这里,我、伯喈、文优、奉先,大家一起,代天下万民,一同举爵,敬董公一爵!”
忽然,韩馥站了起来,他手中双手端起一爵酒,振振有词道。
蔡邕见众人都看着自己,他端起爵,深深的看了韩馥一眼,他说道:
“韩中丞言之有理,是邕想多了,董公一心为公,为国为民。
若此事做成,利国利民,邕理当敬董公一爵也!”
这一刻,他可以肯定,也极其肯定,韩茂绝壁是韩馥亲生的,连说话的方式,都是那么的相像。
见状,董卓和李儒相视一对,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笑意,都知道收服了蔡邕。
“哈哈哈……伯喈能明白卓之苦心,就再好不过了,有伯喈和文节你们这番话,卓百死不悔,亦无惧矣!”
抚掌大笑着,董卓别提有多畅快,他端起爵,一口饮尽一爵酒,开怀大声道。
他丝毫没有因为蔡邕的话,而对蔡邕产生芥蒂之心。
试想曾经汉灵帝那般待蔡邕,而蔡邕都敢站出来,不惧他刀之利,替天子说话。
那若是他董卓以重恩待之,像蔡邕这样的人,还不士为知己者死?
此刻,董卓内心又有了想法,他决定将蔡邕再向上提一提。
他打定主意,准备宴会后,就跟李儒合计合计,具体细节。
只不过,提拔一个人,不能乱提拔,需要讲究策略、方法。
不然,令其野心太过膨胀,不知道感恩之心,反而不如不提。
董卓对待自己赏识,看重的有才干之人,就是特别大方,就会大加提拔,尽皆重用之。
众人击节,赞叹不已。
随着,这个小插曲,就此揭过。
宴会在韩馥一爵敬这,一爵敬那,气氛活跃起来,一如既往进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有人提议,请蔡邕以琴助兴,蔡邕也不推辞,弹奏一曲,为之助兴。
众人欢歌笑语,好不欢快,好不热闹。
随着,天色渐晚,蔡邕和韩馥东倒西歪,在下人搀扶着,辞别董卓,一道乘车回官舍去。
毕竟,明日还有大朝会,也是董卓提出废帝的重要朝议。
他们需要提前早起,跟百官一同久候着,可不好跟董卓,一同入南宫嘉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