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后,马秀英立马说道:“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第二件事,这么重要的事情,人家干嘛要送到我这儿来呀?”
“这不是明摆着嘛,害怕你,信任我呗。”
“你日理万机,忙不过来,我嘛,事虽然多,可一眼就能断出轻重缓急来。”
听到这话的朱元璋,又开始想多了,故作随意的试探问道:“那妹子,你是跟他怎么说的呀?”
马秀英道:“我告诉他,第一,内廷不得干政,这么大的事,非大王亲断不可。第二,大王虽然日理万机,但绝不会误事,有时他是故意将事情搁一搁,心里可是时时刻刻惦记着,为何啊?时候不到啊。”
听着马秀英的话,朱元璋顿时笑的跟个孩子似的,说道:“妹子,这话妥!”
而马秀英也见着朱元璋高兴,说道:“重八,我有个念头,王府拨笔银子,立刻印行皇历,颁发各省州府县。一直发到各乡里百姓手里,你猜,老百姓看了皇历会怎么说?”
朱元璋顿时好奇的问道:“会咋想?”
马秀英笑着道:“我猜,乡里的百姓在看到这皇历后,肯定会说:哎哟,这朱元璋可了不得了。还没开国呢,皇历先下来了,这天下肯定是他朱元璋的。”
“他虽然还没当皇帝,可他先惦着农时呢。”
听到马秀英的话,朱元璋立马开始琢磨。
这越琢磨,就越是觉得有理。
这人心是什么?
人心不是几句话,几句登基诏书能笼络的。
这人心,可就在这些小事,这些关系百姓利益的事情上。
曾经自己就是农民的朱元璋,对于这些是更加清楚。
意识到其中重要的朱元璋,立马对着马秀英身后的玉儿说道:“玉儿,马上把吕昶给我请过来。”
“二虎!”
“在。”
“把李善长、刘伯温立刻请到这儿来,快!”
“是!”
马秀英见事情办妥,知道是该自己离开的时候了,起身对着朱元璋说道:“得。你们君臣议事,我就不干政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还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妹子,妹子,你这是去哪儿啊?”
马秀英对朱元璋心思了如指掌,满含深意的说道:“我到我的菜园子转转去。”
说完便离开了。
只留下一脸尴尬,又心里十分痛快的朱元璋,乐呵的站在屋里。
瞧着自家妹子如此得体,心里高兴的同时,却想到了帮助自己打下天下的小舅子齐衡。
虽然这姐弟俩都十分的懂事。
万事都为他这个皇帝考虑,可马秀英是自己的老婆,枕边人,是妇道人家。
而齐衡,却是男人,大将军,自己之下的第一人。
对待他,就绝不可能像马秀英一样。
而且齐衡的功勋是摆在明面上的,不像马秀英。
想想唐时的李世民。
再想想如今的齐衡。
虽然齐衡的声势还无法跟李世民那会儿相比。
但齐衡所掌控的权力,可一点不比李世民小。
只不过是明面上看起来不如罢了。
安丰路一地之产粮,便可抵得过其余诸省。
况且,安丰路一共多少人,而其它省的产粮又要养活多少人。
安丰路每年每月所盈余的粮食,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这年头,有粮就有兵。
况且,安丰路缺兵器嘛?
他朱元璋麾下整个百万大军有一多半都是安丰路供应的。
可以说,只要齐衡愿意,他一句话,整个安丰路就能增兵百万!
还都是装备精良,后勤保障充足。
再加上那些钢铁巨舰,弩炮、火炮等等先进的武器装备。
就算他朱元璋如今统领百万大军,也不敢放言能抵得过齐衡安丰路一地。
因为他对安丰路的了解太少了。
当初在犄角岭的热气球,空中飞行的神兵营。
这些无不在时时刻刻的惊醒着他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