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87> 第二十二章 朕拿国产换私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朕拿国产换私产(2 / 3)

他们就是想顺利退休,保得子孙永享富贵荣华,这是人性使然,根本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

指责申时行和李成梁当然容易,当然冠冕堂皇,但他朱翊钧能指责人性吗?

朱翊钧是不忍心去指责的,他不是李自成,他对人性是有一定的宽容和谅解能力的。

所以即使朱翊钧已然成了皇帝,在面对豪商之时,他还是会和现代人一样秉持“公平交易”的想法,而不是直接利用权力去抢夺。

朱翊钧心想,只要能把海贸航线,以及日本和美洲的银矿资源掌握到手中,不管辽东形势如何变化,朕都有足够的资本去应对它。

朱翊镠却有些担忧,

“盐税可不是好动的。”

朱翊钧回道,

“朕用的是盐店又不是盐引,有甚么不好动的?晋商和徽商靠盐引都富了二百多年了,朕不过是用点他们吃剩下的,难道他们还有牢骚?”

李太后到底是陪隆庆帝一路风风雨雨走过来的女人,这方面比较有经验,

“商人们当然不敢牢骚,但他们能让闽浙粤的百姓叫苦。”

“我听说现在民间私盐横行,盐店的盐价太贵,百姓吃盐难,不得不去买私盐。”

朱翊钧笑道,

“有盐运司看着呢,要实在不行,就从都察院中抽几个御史派去稽查,本来巡盐御史就是三年一盘查的嘛。”

“巡盐御史要敢包庇,朕正好借机换一批言官,言官专管参人,朕还怕找不到人来当吗?”

李太后抿了下唇,忽然便问道,

“那海贸就这么重要?”

朱翊钧认真答道,

“当然重要。”

——关系到大明的国家货币权和朝廷财政呢。

李太后道,

“没洋人咱们也不是不能过,前头两百多年咱们也一样过来了。”

朱翊钧笑了笑,道,

“现在世道不一样了,要是没洋人也能过,那先帝为何还要开海禁呢?”

李太后道,

“那是为了安抚他们福建人,那宋朝的司马光当年就说‘闽人狡险,楚人轻易’,古人说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朱翊钧笑道,

“那是他们福建人聪明,一个国家要是容不下会赚钱的聪明人,而只容得下被统治的农民,那这个国家就离被灭亡不远了。”

“当年蒙元就是容不下咱们汉人聪明,结果还不是一百年都不到就被太祖皇帝赶回草原了?”

李太后道,

“商人最是贪得无厌,皇上就算赐给他们盐店,他们也一定会同你四弟、同朝廷耍心眼儿。”

朱翊钧笑道,

“他们耍他们的,咱们耍咱们的,佛郎机人都在濠镜自治了呢,还不是一样要向我大明缴税?”

李太后道,

“海商不是农民,他们不会待在原地不动的,他们要闹起脾气来,直接上船当了‘倭寇’、卷起家产移去了外国也未可知。”

朱翊钧回道,

“他们要敢再当‘海寇’,那不是正好给了朕口实出兵?至于移民,他们要移就移,不想当大明子民朕也不勉强,人各有志嘛。”

朱翊钧这话是针对于晚明的历史背景而言的。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即使抛开万历十五年还没出生的郑芝龙,福建海商也绝对是晚明海上商路中可合作的对象之一,而非李太后或朝廷所认为的、需要严加防范的劲敌。

在朱翊钧眼里,万历十五年的福建海商不但不可恶,而且简直是全体投错了胎。

他们要生在同时代的荷兰、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或是任何一个重视海洋文明的西方国度,早就人均一个公爵头衔、人手一间海贸公司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