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532章 大宋三大假象之二苏轼要发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2章 大宋三大假象之二苏轼要发达(4 / 4)

杨畏刚想要开口,被李清臣不经意的瞥了一眼,瞬间心头警觉:“陛下,章相,臣在吏部多年,往日评判官员是否胜任,自然有一套吏部的办法。”

“不行,此时机密,不能让过多的人知道。”赵煦当即反对,考核,岂不是要闹得满城风雨,这朝堂上还有什么秘密可守了?觉得有必要提醒,赵煦补充道:“诸位爱卿都是肱骨之臣,此事关乎我大宋百年安慰,还请诸位三箴其口,毋外传。”

“臣等遵旨!”

此时刘安世开口道:“观文殿学士范纯仁在西北任官多年,经验一点也不比范纯粹少,加上他和李逵也算是熟知,应该能配合妥当。”

“准了!”赵煦可不敢让这帮朝廷重臣争下去了,干脆自己决断算了。

“那么延安府知府呢?”

苏辙提问道。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李逵这家伙太不靠谱了,要是没人看着他,岂不是要翻天了?就算是他看着,就愣神的功夫,这人就不见了。但是延安府知府这样的职位已经不值当章惇这些人出面了,安焘也没有开口的意思。

御史中丞刘安世心说,干脆送佛送到西,自己一手包办算了:“官家,诸位大人,你们或许不知,李逵有授业恩师的。”

“不是子瞻吗?”

“他是师祖。”刘安世不满道,怎么眼神,李逵真要是苏轼的弟子,能见范纯仁这些和苏轼平辈的人的时候,矮那么多?

连皇帝也好奇起来,问:“可是哪位重臣?”

刘安世尴尬道:“似乎在禹州做通判。是元祐初年的进士,周元。”

“准了!”

“就他了!”

“他的弟子,就让他去管教!”

……

仿佛是同仇敌忾似的,所有大臣们出奇的团结。而周元大老爷还瞒在鼓里。

禹州。

春风楼。

此楼乃宴请,风雅之妙处。属于那种听小曲的好地方,关键是服务好,姑娘俏,店家表示,他们做的是正经买卖,招揽的是回头客。

突然楼下响起一嗓子:“老爷,不好了,夫人来了!”

楼上探出个脑袋,正是通判周元,露出衣冠不整的荒唐,大惊失色的对楼下的奴仆道:“快去后院架梯子,老爷我先去避避风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