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724章 爹,你老糊涂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4章 爹,你老糊涂了(3 / 4)

皇帝赵煦放在奏章,撑着了懒腰,在宫殿里活动了一下筋骨,面带疲倦道:“传!”

皇帝赵煦和他爹一样,非常勤政。大宋虽然疆域不大,比不过汉唐;但是如果说城市人口,经济繁荣,秦汉加起来也比不过大宋。而这么大的一个帝国,连秋后处决的案子都需要皇帝批复,加上各地救灾,平定叛乱,西军发动战争,筹集钱粮……诸多事务足以将皇帝给困在宫中,动弹不得。

哪怕皇帝偷懒,只在奏章上画个圈了事,每天的政务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何况,赵煦基本上重要的奏章都会看。

不仅如此,边上还有宦官,读奏章的内容,可以说几乎是一心二用,三用。

哪怕这样,皇帝赵煦也恨不得变出个自己来,好让他轻松些。

“李卿是来告诉朕,燧发枪已经做出来了?”

皇帝赵煦也惦记着燧发枪的事,对于能够拉近大宋和北方部族地面军队作战不利的任何武器,大宋的皇帝和朝堂gāo • guān都非常重视。

而燧发枪被李逵说的天花乱坠,尤其是李逵还极力吹捧,这让皇帝赵煦对燧发枪也有着巨大的期待。

他还以为李逵来,是来禀告燧发枪的成果,以至于平日威严的皇帝,也面带喜色。

李逵双手拖着千里镜,递也不是,不递也不是。

燧发枪要是出了成果,他敢拿到垂拱殿给皇帝看吗?

这简直就是作死。携带凶器面君,这是谋反作乱的死罪。

可是千里镜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他给皇帝看的也就是千里镜。

李逵躬身将双手中托着的千里镜转给郝随,这才开口道:“官家,兵统局通过琉璃盏,琉璃镜等技术积累,已经能够做出千里镜这等军中利器。”

“千里镜?”

皇帝愕然,他从郝随手中接过千里镜,左右摆弄了一会儿,也没看出手中的玩意有什么神奇之处。

李逵解释道:“官家,人之目,有限,非天地有限,而人之极也;千里镜能将人的目力提高数倍,达到更远的地方。在战场上,通过千里镜,能够看清数倍于目力的距离,从而让主将获得更准确的判断。今后我大宋的炮兵,要通过千里镜观察炮弹落点,从而调整指挥作战之能。而主将也能更便捷的发现的敌军的弱点,从而获得战场先机。”

“哦!怎么用?”

果然,听过李逵对千里镜的解释,皇帝赵煦来了兴趣。

赵煦从他亲政之后的表现来看,似乎非常热衷于战争。倒是不是他性格残暴,而是大宋自从元祐之后,外部环境越来越险恶。明明拥有很强大的国力,却屡次被西夏和青塘打败,同时被辽国威胁。被辽国威胁赵煦也就认了,毕竟被欺负多了,也都习惯了。

可是西夏原本就是大宋的疆域,自从仁宗时期西夏李元昊叛乱,贼子立西夏国,这才是让大宋如鲠在喉的愤怒。而且西夏立国之后,西北通过河西走廊的商道被阻隔。这导致关中的贸易全部断绝,关中落败,抵御西夏的实力就越差,几乎变成了个恶性循环。

出于一个皇帝的自尊心,这份耻辱他要还给大宋的敌人。

北攻西夏,西收河湟,这也是赵煦最为迫切的目标。可是,让他懊恼的是,这两个目标轻而易举就完成了。

一度让赵煦这位大宋皇帝非常郁闷,为什么对手怎么弱,但是他祖宗们好像一直被按在地上被摩擦了。

更让他生气的是,他爹也被按在地上摩擦了。

最后赵煦得出个结论,他是大宋皇族的气运之子,好运气是应该的。

赵煦的膨胀没什么,要是遇到个保守点的宰相,大宋的皇帝就算是再有雄心壮志,皇帝也得躲在后宫做他的千秋大梦。可惜,章惇比赵煦更膨胀。遇到章惇,也是他的劫数。谁能想到,章惇不仅仅想要恢复河西之地,还想着打下吐蕃,甚至攻打辽国。

这种疯狂的念头,就算是当年的王安石也不敢想。

可章惇不仅想了,还开始进行了谋划和布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