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个摊子是整条街上清货最快的,所以一家子也有时间去转转整条小街。
虽然是刚开始,但摆出来的货还是有模有样的,卖衣服的,卖鞋袜帽子的,卖头花发卡的。卖小吃的也有,一个做棉花糖的,还有一个是摆开锅子卖卤货的,周围也不少人。
钱母把倩倩也带出来,周皓把倩倩扛在肩头,钱母给外孙女买了一支棉花糖,又要了点卤货。
几个人一尝,下的结论倒是一致:“没有妈(我)做的好吃。”
钱母若有所思看着摊位上围着的人,就这种口味的卤货,也能荤的卖两块多一斤,素的也要一块一斤?
自从钱母来油田上帮小女儿卖冰棍以来,她就一直被刷新着三观。
倒倒手就能赚到钱不说,现在这样寡淡的卤味也能卖这么贵,这跟抢钱有什么两样?
钱晴好脾气的给她妈解释:“妈,咱们卖东西买东西不能光从看值不值得上面来算,你现在要还是过去那种老思维,那很多东西都是不值的。就好比那个摊位上卖的套袖,一双套袖要一块钱,你肯定觉得亏对吧,毕竟自己买点布回来踩缝纫机,三块钱能做个五双套袖,折下来一双只要六毛钱。但你想想中间花费的精力,还有有的人家没有缝纫机,还要出去借,有的人跟我一样不会针线,用不了缝纫机。那光是为了省四毛钱,大家又要花费多少时间呢?”
“就算能花得起这个时间,还有时效呢,万一是着急用的,现在已经是秋天了,秋冬怕衣服袖口脏,都需要这个。那还能等着学会了现做吗?”
“推及到卤味上,今晚出来的人要么是单身的要么是一家几口子一块来的。那人家现在就是想买点吃的,未必是非要吃什么,但就是现在要。小街上就这两个小吃摊,涨价一点又有什么关系。东西的定价不是根据它的成本来的,而是根据需要的人和提供的人来的。”
钱母听得迷迷糊糊,但是她多少也明白了一点,来了兴致:“那我也来卖!”
钱晴有点惊讶的看着她妈,钱母最近的变化很大她是知道的,但这还是第一次钱母明确提出她要做什么。
是钱晴日复一日的洗脑,还是钱母真的觉醒了?
钱晴试探着问钱母:“那你想卖什么呢?”
钱母不假思索:“卖卤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