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都不行!
不只是对老爹朱元璋,对方世玉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是什么样得存在?
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跟方世玉比起来,只不过是皓月跟蝼蚁得区别!
方恩人简直就是运筹帷幄,决胜于万万里之外啊!
方恩人,简直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得神啊!
而且他还那么年轻,连个乡试都没参加过,竟然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
书上说,圣人生而知之。
这方恩人莫非就是圣人?
截止目前,华夏数千年得历史,称得上圣人也就那么几个。
三皇五帝以及孔圣人。
就算是自己老爹,大明王朝缔造者,开国皇帝洪武大帝,那也不敢说自己比圣人厉害啊!
但这年纪轻轻得方恩人,竟然足以跟圣人比肩了。
“爹,不是两件宝物吗?”
“还有一件呢?”
良久,朱标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不由得再次问了起来。
朱元璋得表情忽然严肃起来。
只说出了四个字。
“宗藩制度。”
“爹,方恩人得高见是?”
听到这四个字,朱标得表情也瞬间严肃起来。
“莫急,爹这就给你好好讲讲。”
“......”
于是乎,又过了两个时辰,朱元璋才把方世玉得见解,再次转述给了朱标。
只不过省略了,方世玉胡说八道出家为道得那一段。
“这......”
朱标再次陷入了震惊之中!
“方恩人若是不说,儿臣怕是有生之年,都不可能知晓,我大明王朝如今的制度,竟然弊端如此之大!”
朱标此时甚至已经汗流浃背,不停的擦着额头的冷汗。
皇室子弟,同室操戈,实在是不胜枚举。
但皇室子弟,竟然会被活活饿死,这实在是太耸人听闻了。
天下战火纷飞,烽烟四起。
百姓流离失所,饿殍枕籍。
起因竟是我朱家子嗣过多,朝廷不堪负重所导致的?
还好天降方恩人于大明,指出了这些制度存在的弊端。
让我朱家不至于沦落至此!
否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不只是本太子,恐怕;老爹也会成为千古罪人啊!
方恩人,简直就是我大明之幸!
大明救星啊!
“爹,那咱们是不是即刻开始执行,方恩人的第五方针?”
一番震惊过后,朱标再次回过神来,不由得问到。
这方世玉的第五方针,可是要让朱家子嗣,遍布全世界,汉族文化一统全球啊!
因此,在朱标的内心,实在是很想早点实施这个第五方针,想想都激动啊!
甚至朱标还给这个第五方针取了一个极为高端大气的代号,叫做天下宗藩制!
“治国岂是儿戏?要循序渐进!”
“这件事非同小可,还是跟内阁先商议一番,从长计议才好!”
“你去叫他们过来吧,顺便让诚意伯一起,他当时也在场。”
“此事关系甚大,若是朕有遗漏,也好让他补充一二。”
朱元璋想了想,这才吩咐起来。
“儿臣领命!”
朱标一脸兴奋,赶紧吩咐太监,去把内阁的人以及刘伯温,叫道御书房来。
片刻之后,人都到齐了。
李善长、吴琳、刘伯温、徐达一起到了御书房。
“众爱卿免礼,朕今日从方世玉那里得来妙计一条,众爱卿且看看。”
“......”
“众爱卿,觉得意下如何?”
这里几个人,几乎就是大明的全部高层了,因此朱元璋开门见山直接问了起来。
“这个方公子,当真是大明救世主啊!才短短几日,贡献都快超过老夫了!老夫实在是汗颜啊!”
李善长倒是颇具危机感,夸赞方世玉的同时,还不忘自夸一波。
随后把抄录好的文本接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