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听闻这些消息时,陈恪是有些诧异的。
按理来讲老朱并非是拖泥带水之人,在听闻毛骧的汇报后,若要处理第一时间便能做出决定。
怎么着都犯不着任由此事在朝中内外传的如此沸沸扬扬,却没有丝毫行动吧?
而且据蒋瓛所言,开济之事已查的差不多了,以老朱的行事手段,早就应该对此事采取处置决定了,怎么着都不应拖延这么久的。
结合种种分析,老朱不会是想考验一下李善长,看看在传出他与胡惟庸之案有牵扯时,是何种反应吧?
当然,顺便也看看群臣对此事的反应。
胡惟庸谋反之事都是莫须有的,李善长谋反更是莫须有了。
毕竟李善长位列勋臣第一,太师、国公、儿子尚公主,再怎么跟着胡惟庸反,不也就如此吗?
再搞一次,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更何况,李善长现在已经近七十岁,哪有那么多时间等着谋反成功。
既明知是莫须有,老朱搞这一遭想看到的情况会是如何?
陈恪踱步于太医院的公房中,仔细斟酌着。
老朱把李善长比萧何,李善长倒也确有萧何的本事。
但聪明人往往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事事都喜欢多想。
但聪明反被聪明误,有时候的一些事情想多了并非好事。
就比如这个事情,李善长收到风声肯定会先权衡利弊,想要一个稳字。
以不变应万变,也自诩身正不怕影子斜,不会有任何行动,也不会有任何表示。
但若只是如此,老朱又为何要搞这些。
突然,陈恪眼前一亮。
老朱弄这些,应该是想让李善长和群臣在他面前少些心眼,多些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