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周德兴身边并非个个都是酒囊饭袋,也是有能力可行之人的。
“行,可用就行,他是从哪里得来的此物?”陈恪又问道。
这红薯的原产地并不在中#国,郭六即便会种田,却没法变出这红薯来吧?
陈永六回道:“去岁郭六从个佛良机商人那里得来了番薯的秧苗,之后便把之种在了自家院子里,这几日刚成熟,据他说当初只有十几株,现在少说也就五六十斤了,他说此物产量颇大,种植好了怕是有水稻的一倍之多,想请族长给他留快地出来,准允他能把培育出来的那些都种了。
郭六为证明此物还挺好吃的,特定拿了一个请族长品尝了一下,当时我正好在族长家中,有幸也品尝到了一二,是挺好吃的,与吃梨和枣差不多,族长也拿不准,便遣我来寻伯爷,请伯爷拿个主意。”
说着,陈永六再次把红薯递上,道:“伯爷,你也尝尝。”
一群败家玩意。
这东西若在后世,吃就吃了,肯定没什么好考虑,也没什么可心疼的,
可现在如此稀缺,充当粮种还来不及呢,哪里还舍得吃。
瞅着陈永六递上的红薯,陈恪眼角抽搐了几下,摆手道:“我就不吃了,拢共才五六十斤,都充当粮种种了吧,等这批再长成,想吃再吃也来得及。”
他又不是没吃过红薯,何必现在吃充当粮种都还不够的这几个。
等这五六十斤红薯再繁育之后,至少能达到数千斤了。
到时候,即便还需再充当粮种,食用几个也没什么可心疼的了。
陈恪都舍不得吃,陈永六却先做了品尝,有些不太好意思,开口道:“伯爷,郭六他说着番薯产量出奇的高,说只是听佛郎机商人说好吃,到底是否好并不知晓,说是想请族长做一下品尝,到底是否要大面积种植,先确定了是否好吃再说...”
陈永六也是一辈子伺候庄稼的人,自是知晓粮种的重要性,有人为了来年能有粮种耕种,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下粮种。
有好多人,卖儿卖女,家破人亡后,都没舍得吃下粮种。
后世拍的一部剧,名字唤之为《朱元璋》,元廷为征税,抢走了老朱家仅存的粮种,老朱爹妈上吊而死,老朱在与其二哥安葬了爹妈后,拾起元兵收粮掉在地上的十三颗粮种,与其二哥分吃之后上皇觉寺出家当了和尚。
这情节虽说只是影视需要,当不得真。
但由此可见,粮种真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