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章(2 / 3)

“二是,万不能引《周礼》以解《礼记》,《周礼》晚出不可信。”

“三是,《礼记》其说浩繁,书义繁多,最好读的时候,分类纂抄,比较研究。如唐魏征《类礼》,元吴澄《礼记纂言》之例。”

“四是,《礼记》非出自一人一时代之作,其中各述所闻见所主张,自然不免矛盾。故只宜随文研索,有异同者则并存之,不可强为会通,转生轇轕。”

王希礼若有所悟,曲水前已经有少年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纸笔,暗自奋笔疾书。

孟敬仲追问道:“那若以修身养性为目的呢?”

张幼双笑起来,露出两颗虎牙:“那就不用全读了。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去其槽粕?

众人面面相觑,咀嚼了两三遍,深以为然。

觉得这句话也是妙极。

“第一等:《学记》《乐记》《礼运》《王制》

第二等:《经解》《坊记》《表记》《缁衣》《儒行》《大传》《礼器》之一部分《祭义》之一部分

第三等:《曲礼》之一部分《月令》《檀弓》之一部分

第四等:其他

第一等精读,第二、三等摘读,第四等不读也没问题。”

“精读?”此时,有人忍不住站起身,眼神明亮地问道,“敢问娘子,精读又如何去读呢?”

关于精读,叶圣陶和朱自清巨巨有一篇《精读指导举隅》,张幼双想了想,大致拎出来讲了讲。

这一通下来,讲得她口干舌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