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个人就疏远...不管怎么说,当自己完全沦为另一个人的陪衬的时候,心态也是会变化的吧——有的人或许能够调节好自己,但赵露从小心思就比较敏感,最后也没能调整过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两个人的关系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比起一般的办公室同事还要冷淡一些。
反正毛思嘉不主动和她说话的话,她基本上也就不会和毛思嘉说话了。
上次听说毛思嘉竟然开始带新人了,她哪里还能淡定的起来呢!之前毛思嘉虽然优秀,但这些优秀更像是浮在表面上的,并没有让她和同期的导游拉开实质性的差距。但是这次带新人就不同了!带新人虽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但安排到一个才入职一年多的人身上?
这是非常反常的!
而一件事一旦反常,那背后必然是有与众不同的因素在推动——等于是领导们盖棺定论,毛思嘉完全不同于同期入职的导游,把她和那些入职四五年,甚至更长年限的导游等同了。
毕竟毛思嘉的年龄可是弱势,而想要消除这种弱势,她就得比那些入职四五年然后带徒弟的人更厉害,这才能抵消年龄带来的‘不足’!
虽然早就知道很多领导都很看好毛思嘉,但是这样明显、这样官方地表现出来,着实是第一次了!
之前毛思嘉工作任务量大,还可以单纯解释为她会的语言多,很多时候就是个‘救火队员’。但现在呢,真的不能再这样以为了!
她确实已经走在他们同一批人的前头了!
第74章
“妈,那我去了啊?”郭佩佩回头看了一眼家里正嗑瓜子的一大家子,跺了跺脚,就掀开门帘子出门去了。
郭佩佩她大伯母就有些不懂了,转过头问妯娌:“佩佩这怎么回事儿呢?是去拜年?怎么不等家里人一起走?”
郭佩佩她妈妈笑着抓了一把糖果给儿子,这才来得及回答:“佩佩她单位师父就今天在家,明个就去姥姥姥爷家过年了,这是人家家里的传统。所以佩佩才要今天抽空去一趟,放心吧,饭前肯定就回来了。”
听这么解释,郭佩佩大伯母才点了点头,忽然又像是想起来一样,好奇地看向妯娌:“我好像听佩佩说过她师父,特别年轻,还比她小一岁呢...”
郭佩佩的妈妈其实也因为闺女师父年纪太小犯过嘀咕,但是当着别人的面不好说这些。更重要的是,在自家闺女这段时间的洗脑中,她的不少想法已经改变了。于是笑笑:“是笑了一岁,但人家先进的单位...再者说了,有本事就是有本事,不一定和年纪有关系。佩佩可说了,她这个师父每个月拿的津贴都是旅游公司最高的那一批,快超过工资了!”
因为家里出了个在旅游公司上班的孩子,所以对于旅游公司到底怎么发工资及其他津贴福利之类,大家就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这种事情一向是家长热议的话题,就和几十年后亲戚朋友之间不免议论孩子做什么工作,工资状况怎样是一个性质。
郭佩佩妈妈这么一说,她大伯母难免咋舌:“真要是这样,那工资不是比四十一吊五还多了不少?啧啧,人家这上班才多久...不一样,真是不一样!”
‘四十一吊五’是一个戏称,因为旧社会的钱有个单叫‘吊’,所谓‘一吊钱’这种说法在古代小说里很常见。这个时候走出旧社会其实也没多久,很多人都喜欢沿用过去的一些说法。
四十一吊五,其实就是四十一块五毛。当学徒工转正成为一级工之后,又一年就能升为二级工。如果是国企的二级工,工资待遇就是四十一块五毛钱,在此时可以说是高薪。
郭佩佩妈妈又笑了笑:“是厉害...关键是人热心,要是人家是个清高的,带佩佩这个徒弟就是个面子情,那也不好,还不如一个没什么能耐的师父呢。佩佩和我说了,她师父待她好,给她补习英语。佩佩那个单位就是这样,不会英语都拿不到多少津贴...他们的津贴又是特别高的...”
“那是得尊敬一些。”大伯母磕着瓜子点点头:“这有能耐的师父还不上赶着孝敬,那就是脑袋坏掉了!以前旧社会的时候,对教本事的师父是怎么孝敬的?现在虽然是新社会了,但有些道理是不变的。像我家玉峰吧,他当初跟着厂子里师父的时候,他师父就是五级钳工!那才真是处处孝敬,连早上进厂擦脸的热毛巾都帮着拧。他在家时是什么人?酱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一个!如今怎么着?最得他师父看重就是他,学的最多的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