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北京,一个城市,能考上北大和清华的,总共也就那么一点人。
葛功明是怎么提前两年把这极少的一撮人,聚集到一起的,绝对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潮长长嘴里的葛妈,外人嘴里的YC政教处主任“葛孔明”。
他主持绩优生考试的第一年,录取的全部二十个绩优生,就没有一个高考成绩是在全省排名一百开外的。
那一年,学校破天荒地发了二十个百万巨奖,其中有十八个,都是绩优生拿到的。
剩下的两个绩优生,不是没有办法拿到奖,而是因为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拿着清北的分数,报了人大和复旦。
葛功明自此一炮而红,“葛孔明”的名号响彻全省教育界。
这样的“葛孔明”说自己要拿潮长长牛津和剑桥的Offer去充门面,潮长长心里其实是相信的。
绩优生不管考了多少分,都会被认为是前面十年的基础教育做得好,让葛功明捡了漏。
只有潮长长这种从小带起的,所有人都说是被他教坏了的学生出了成绩,才能让葛功明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