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十岁那年便被册封为“燕王”。却因皇上喜爱,久居京城,容许暂且可不去封地。
“儿臣拜见父皇,母后。”朱棣走入殿内,作揖说道。
“起来吧,怎么和允儿一样,来得如此之晚啊!”朱元璋问道。
“回父皇,儿臣去了趟国真寺,不想因小事耽误,故来得迟了些,还请父皇见谅。”
“去那里作甚?”朱元璋放下酒杯挑眉问道。
本就出身和尚的朱元璋,难免对寺庙有所芥蒂。
“回父皇,儿臣见今日乃国家大幸之日,便去国真寺求取一签。”
“喔,是何签啊?”
“是上上签.”说着朱棣便从袖口中取出纸签,递与秦公公。
朱元璋打开纸签说道:““昌盛荣耀四方,国泰海晏天下”。果真,是个大吉大利的上上签啊!”
众人皆俯身而起,作礼说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愿大明国泰民安,昌盛不衰。”
而这时,胡惟庸才发现胡芳芷不在身旁,想必是早就溜了出去,忙叫人去找。
此时,胡芳芷还在原处,发着呆,看着玉佩,想着刚才经历的一切。
也许,是因为她的一身红衣格外显眼,一下子就被侍从找到,带回宴席之中。
李商隐曾有诗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间总是在人们欢乐的时候,飞速流转,在人们痛苦的时候,孱弱不动。
正当众人沉迷于欢歌艳舞,觥筹交错时,宫中敲响了戌时的铜。众人纷纷行礼退下,携其家眷回府。
话说那日宴席过后,众人皆安之若素。文武百官照例上朝奏事,平民百姓依旧晨起买卖,也不是众人心中所想的“鸿门宴”。
只不过胡芳芷被胡惟庸训斥了一番,此外再无事发生。
春日里的宰相府总是别有一番滋味,错落有致的阁楼,连着江南润玉女子的闺房。斑驳的石板路上,依稀可见行人来往的足迹,片片的青苔间又藏了哪位女子的春梦呢?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又在等着哪位如意郎君呢?
转角的花丛中,缤纷争艳,红的、紫的、粉的、黄的、绿的......牡丹、芍药、百合、芙蓉、海棠......清冽洁净的溪水顺着千年古树涓涓流淌,时而夹杂着绯红的落叶,流向某位女子温情的心窝。
自那日大庆后,胡芳芷便总是恍恍惚惚,无精打采的。时而趴在窗前,手托香腮,呆呆地向窗外看去,时而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