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我在汉末当后浪> 第十二章 公堂之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公堂之约(2 / 3)

堂下众人低着头,没有人答话。

“年不过二十,黄口小儿......这便是你们反对的理由不成,简直可笑至极!诸位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岂不知项槖七岁为圣人师,甘罗十二岁拜秦国上卿的典故。如今我拜已经及冠的张公义为一郡长史,又有何过分。”

刘瑁此语一出,刚刚那个带头闹事的中年人又有了动作。

只见他缓缓上前两步,略微朝刘瑁施上一礼以后,再次说道:“若是张公义有才,使君拜他自然没错。只是,我等担心此人只会逞口舌之利,没有实在的本事,最后使君识人不当,徒坏了自己的名声。”

“是啊,张县尉说得对!”

“确实如此,我等都是为了使君着想啊。”

这个被称为张县尉的人再次开口后,又有了一众官员跟着接话。

到了这个时候,刘瑁算是看出来了,众人之所以敢有如此大的胆量和他相争,都是因为有此人带头,如果不解决这个人,刘瑁就算把话说上天,蜀郡的这一干本地官员也不会买账。

“张县尉?”刘瑁把目光转到了中年人的身上。

中年人欠了欠身,回道:“属下成都县尉张淳,见过使君。”

刘瑁暗自点了点头,接着叫过了一旁的李胜询问情况。一番交流下来,刘瑁才知道,不怪别人都听他的,原来眼前这个名叫张淳的人确实是大有来头。

张淳一族自先秦时期就是蜀地的名门望族,其先祖张若在秦国废除巴、蜀侯国封号,改设蜀郡治川的时候,就因功被任命为了历史上的首任蜀郡郡守。

而大汉开国以来,其祖张霸,张陵,更是一直在朝中担任侍中,尚书等要职。虽说现在留在成都的张淳一脉,只是张家的一个分支,但其在蜀郡的影响力也是举足轻重,许多门阀都以张家马首是瞻。

看来,如果想要真正入主蜀郡,必须取得张家的支持,刘瑁在心里面暗自忖道。

“张县尉,不若我与你打一个赌?”刘瑁走到张淳的身边,满脸堆笑地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