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还在下。
淅淅沥沥的落在水面上,激起一点一点的小小涟漪,震荡起的波浪,将一片白色的鹅毛带动,一上一下的,如同江海中的一叶小舟,随波逐流。
在白色鹅毛漂浮的水面下,一条条漆黑條影正在来回游动,围绕在白色鹅毛底下,好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掉入水里,然后一拥而上,撕开尖锐的爪牙,吞食落水的猎物。
白色鹅毛根部好像受到了无形的拉力,猛地被抬了起来,整片白色鹅毛被立在了水面上。
白色鹅毛在水里一上一下,很有节奏的律动,借助自身与水的浮力,不甘心的沉没到水中,像似与水下的某种生物作出对抗,誓死捍卫自己的命运。
可是,力量的悬殊,最终还是败给了水下生物,白色鹅毛被拉入了水中。
白色鹅毛被拉近了漆黑的深渊中,水下的漆黑條影如同抓到了猎物,纷纷缠绕白色鹅毛,不断的冲击,企图蚕食掉白色鹅毛最后的倔强。
可能,老天看到了白色鹅毛的倔强,降下一股看似无形的拉力,将白色鹅毛拉升起来,水面一下变得波涛汹涌,黑色深渊的水下,巨大的黑影不断抽搐摆动,势要与天斗!
周围的黑影被巨大黑影那股力量给吓得四下逃窜,无心参与这场与天斗的拉锯战。
巨大黑影强行拉着白色鹅毛,不让其浮出水面,这是与天斗的分界线,也是对自己力量的定义。
这一战,是万物众生对天道的挑战,如果成功拉下白色鹅毛,将一跃成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强者”。
而一旦白色鹅毛浮出水面,将宣告胜利者属于水面上所谓的“天道”,生命面临将被更强的力量终结,肉体被啃食,灵魂被轮回。
巨大的黑影不会轻易的服输,紧紧的拖着白色鹅毛,带着最后的顽强,沉入深渊之中。
“天道”之力哪是那么容易被扯断,那是从千百颗蚕茧里剥离出来丝丝强韧的线条,一旦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一条丝滑的蚕丝,入水而隐,入火化灰,入土化泥,入木化根,入金化形。
将天地万物抽丝剥茧,提炼出能为己用的“新物”。
这,就是“天道”赋予的天赋,来自“灵长类”生物种族的大智慧。
一股更加强大的力量,将白色鹅毛拉住,水下的巨大黑影已经是疲惫不堪,被“天道”之力拉扯,缓缓的浮出水面。
在露出水面时,巨大黑影也浮现出身形:
形呈长棒状。头部扁平,头大,口裂大。吻部圆形。口内齿牙丛生。偶鳍皆小,背鳍和臀鳍特长,尾鳍圆形。头部与躯干部皆被有大小相似的鳞片。侧线完整,在胸鳍的后方有个弯曲。头顶部有许多感觉小孔,大鱼其数目较多。体色背部灰绿色,腹部灰白,体侧有作八字形排列的显明黑色条纹。头部有三对向后伸出的条纹。
乌鱼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吻短圆钝,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伸向眼后下缘,下颌稍突出。牙细小,带状排列于上下颌,下颌两侧齿坚利。眼小,上侧位,居于头的前半部,距吻端颇近。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上方,为一小圆孔。鳃裂大,左右鳃膜愈合,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鳃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辅助功能的鳃上器。
一条“乌鳢”,就在眼前。
乌鳢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各有2行黑色斑纹。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
乌鳢鱼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鳞片,圆鳞,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侧线平直,在肛门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二行鳞片,行于体侧中部,后延至尾基。
乌鳢鳔单室,细长,前端圆形,末端较尖,延至臀鳍基底上方。胃呈囊状,幽门垂2个,粗长,约为肠三分之一。肠短双曲,长于体长二分之一。
乌鳢的主要特征为:背部颜色为深绿黑色,体侧有不规则黑绿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部同色,胸鳍和臀鳍色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