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在马不停蹄的急行了大半月后,终于在腊月二十七临近王都北门之景耀门。
入城这一天,天气晴好,红日高悬。
气势磅礴、厚重威严的城关口驶入景宁王的豪华车驾。虽然天寒地冻,但王都街头依旧人声鼎沸。车驾开道而行,两旁护送的骑兵面貌精悍、盔甲齐整,威风凛凛,马匹行列之间更是蹄踏整齐、纪律严明,令城内围观的百姓和一些番邦使节赞叹不已。
同一日,奉旨归京的还有从东门春明门入城的胶东王李佋、从南门明德门入城的淮南王刘泠水,和从西门金光门入城的平西王安禄山。
四王齐临,皇城朱雀门一时三门大开,鼓乐齐鸣,荣盛非凡。皇上和太上皇更在昭阳殿设下国宴,为风尘仆仆赶来的四位镇边王接风洗尘。而四王的家眷子女除世子外,则由王皇后于长乐宫另行设宴接待。
入席之前,李岚和李承恩被安排至西内苑的麟德殿偏殿更换国宴朝服。大齐朝正三品以上的官员,朝服为紫色;皇子朝服为杏黄色,太子、亲王着绛红色皮弁服,其他王爷、亲王世子则着月白色皮弁服。
景宁王李岚是亲王爵,也是庆帝目前七个儿子内唯一一个破格封王的。李岚从小聪慧机敏,又因长相、性格与明帝年轻时相似而深得太上皇喜爱,十四岁时更因在北庭与突厥大战告捷,彻底划定了安西都护府的最终版图,使得当时的明帝龙心大悦,便在禅让帝位之前‘提孙为子’,破格册封了当时才十六岁的三皇孙李岚为‘景宁王’。
景宁王,领世袭一等亲王爵,与其八皇叔胶东王李佋对应,并淮南王刘泠水和平西王安禄山这两个功劳昭著、臣服大齐朝的异姓王一起,镇守在王都长安东南西北之四方门户重镇,手握封地内节度使的兵马实权。
李承恩作为景宁王李岚正式告了太庙的亲王正妃,领正一品夫人衔,但因为他是双儿,并不穿女子的诰命服,穿的是同亲王制式和款式的绛红色朝服;又因为他不是男儿,不行冠礼,所以并不佩戴皮弁冠,而以华贵的左右对称的坠琉紫金簪为装饰,再在耳上佩戴耳钉以显示从女道的双妻身份。
耳钉……
衣簪齐整的李承恩坐在铜镜前,看着摆在面前的一副花丝镶嵌的玳瑁耳钉,心神烦乱。
自醒来后,他几乎一直在自欺欺人的将自己还当成是一个男子。也因为全身上下毫无一丝女子的装束,也就从没有关注过双儿从男道与从女道的区别。而今,面对着这副耳钉,看着铜镜内耳垂上不甚分明的耳洞,他的记忆清晰的回想起了在大婚之前,‘他’流着泪跪在同样泪流满面的父亲和母亲面前,磕头恳求,却仍被由宫内派下的教养嬷嬷在最后依照皇命,强压着‘他’穿了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