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出来了?奏章处理完了?”延礼问。
“你先看看这个。”景胤年扔给了延礼一份奏章。
“临海郡......可能有水患?!”延礼一惊,“足足三县之地?!怎么会这么大?”
临海郡是延家祖地,地处东海之滨,涝灾之事常有,但是三县之地的水患,数十年也难见一次。
“这折子是半个时辰前送来的,八百里加急,暂时还没有人知道。”
景胤年叹了口气,他刚才等延礼的时候,才想起来这封奏章。
临海郡最近一旬已经没见过太阳了,官员感觉到了不对劲,查了郡志,找到了数十年前的天象,仔细对比过之后,连忙送了奏章上来。
“你准备怎么办?要不我去一趟?”
延礼的脸色相当凝重,昨天大军刚离开景都,今天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恐怕不行,你没有官身,大司礼他们不一定会同意让你去。”
景胤年摇了摇头,延礼给他出出主意,商量商量,那些大臣看不到也不会说什么。
这可是大事,即便延礼是延正的孙子,他们也不可能放心。
“先派人通知他们,然后立刻回宫,等他们到了再说。”想了想,景胤年沉声道。
很快,当景胤年回到承天殿的时候,大司空等人也刚好赶到。
“大公子,发生了何事?为何急召我等。”大司农问道。
“方园,去把临海郡的地图拿来,”景胤年上前坐在了椅子上,对延礼说道,“把奏章念一下。”
延礼应了一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司农等人的脸色也渐渐的沉了下去。
“奏章所言何事你们也听到了,现在已经有一县之地遭遇水患,据临海郡郡守的预测,甚至还会牵连其余两县,诸位有何看法?”
景胤年接过方圆送来的地图,平铺在了桌面上,看向众人问道。
“三县之地仅为预测,暂且先不论,臣以为,临海郡守应先暂时稳住灾情,现在应当确保大王亲征的供给。”大司农沉声道。
景泰亲征,可以说是压上了景国的所有家底,农事司所有的银两钱粮,都要优先支持,确保大军的供给,实在是没有什么多余的银两了。
“臣不赞同大司农所言,据空事司典籍记载,临海郡每隔三到五十年,必然会有一次大灾,大公子应当重视,否则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大司空摇了摇头,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