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帝土无疆> 第五十二章 引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二章 引水(2 / 2)

“诺,”大司空应了一声,看向甬江县的县尹,“你即刻带人去归拢百姓,不要引起慌乱。”

“上官有所不知,甬江县的百姓已经散开了,现在想要安抚,下官也找不到人啊。”

甬江县县尹擦了擦额头上的雨水,解释道。

“莫要废话,能归拢多少归拢多少,否则你这个县尹也不要做了。”

大司空冷冷的看着他,不带一丝感情的说道。

“诺,下官这就去。”

甬江县县尹连忙点了点头,带着人跑了下去。

“还有,立刻加固城门,在洪水逼近之前将其阻在门外,让临江郡郡守加快速度,不能等水患到了跟前再有所动作,同时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当前最重要的不是治理水患,而是安抚,这点你亲自去办。”黑衣人再度说道。

“大......公子有所不知,开仓放粮需要农事司的命令,臣没有这个权利。”

大司空皱了皱眉,景国各地的粮仓,由农事司统一管辖,想要开仓放粮,需要大司农的准许,不然就是杀头的大罪。

“事急从权,我在这,还需要大司农吗?”

黑衣人皱了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快,这大司空真是榆木脑袋,怎么这么不懂得变通。

“可是,若是影响了大军北伐......”

“快去!”黑衣人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

“诺。”

大司空满脸无奈,也退了下去,城墙上,只留下了黑衣人和其余几名散兵。

“你,过来,去找一份地图给我,要最新的,让空事司送过来。”景胤年随手指了一个人,吩咐道。

那名将士应了一声,很快,便带着地图回来了。

黑衣人转身走到城楼檐下,摊开地图看了看,眉头紧锁。

甬江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可是却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是甬江,出海口到九鹤县都是一整条,水流湍急,而且四周并没有任何蓄水之地,怪不得容易引发水患。

但是在皋城县南边稷平县内,河流分支却十分稀少,只有三条,且地势平阔,皋城县又和甬江县相连。

“这个,说不定能用到都江堰的原理......就是有点远,而且城池也太少了点,......”黑衣人喃喃道。

时间不等人,若是提早一个月,征调些民夫,将稷平县的支流扩大,说不定甬江县的水患都不会发生。

“找个临海郡的空事司的人来,要对稷平县熟悉。”

黑衣人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头也不回的说道。

“诺。”

当即有人应了一声,一刻之后,一名穿着蓑衣的文官急匆匆的跑了上来,胸前鼓鼓囊囊的。

然后,数十名执甲卫忽然涌上了城楼,将黑衣人护在了中间。

看到这一幕,文官迟疑了一下,没敢上前,站在原地愣愣的看着黑衣人。

“过来,他们不会伤你。”

黑衣人知道这是大司空的命令,也没管他们,对着那名文官招了招手。

文官立刻跑到了黑衣人身边,从怀里掏出了几本已经泛黄的书籍。

“不知道上官要问什么?”那名官员小心翼翼地看着黑衣人,生怕这人下一刻就被这些如狼似虎的执甲卫斩杀。

“稷平县这四十年来可曾有过大水?”黑衣人问道。

他刚才想到的就是这个,都说临海郡多生水患,若是连这个地方都发水,那他也没主意了。

“启禀上官,此地和甬江县刚好相反,说来也怪,临江七县,只有此地有过旱灾,人也最少,臣曾听闻,是这稷平县下有妖孽名为旱魃,是那妖孽为祸,所以百姓都离开了.....”

听到稷平县,这名文官的眼前顿时一亮,开始长篇大论起来。

“行了,废话真多,”黑衣人翻了个白眼,“去,给我拿只笔来。”

还旱魃,稷平县那么大的地方,就三条小河,不旱才怪。

不过这下他倒是放心了,估计要是能造出来,甬江的水患不但能解决,稷平县的情况也会好不少。

“诺,”文官走到了城楼中,一刻之后,才带着一套笔墨纸砚走了回来,“上官,您要的东西。”

黑衣人懒得理他了,拿起毛笔沾了点墨,开始在地图上勾勾画画起来。

他画的很慢,有时候还要思索一会儿,毕竟甬江县和稷平县中间还隔着一个皋城县,三县之地,他又不是很了解,而且记忆中的东西还需要慢慢想。

不过不急于一时,既然来了,总要把这个解决了再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