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崖走的事没有告诉景胤年,景胤年也不知道他走了,本着不麻烦别人的想法,当景胤年强撑着爬下了床,想找点吃的的时候,唐漓拿着几个野果走了进来,放在了桌子上。
然后一个闪身,又跑了出去。
“唐......”景胤年愣了一下,有些郁闷的放下了手,“屋里有毒吗?跑那么快干什么?老子难道会吃人不成?”
说着,景胤年一瘸一拐的走到了桌边,拿起果子狠狠的咬了一口,然后一瘸一拐的走了回去。
茅屋外,天气有些阴沉沉的,唐漓坐在青石上,背对这茅屋,从怀里抹出了几枚奇奇怪怪的圆形钱币,闭上双眼,随手将钱币洒了出去。
看到卦象,唐漓的眉头皱了起来,好像不信邪一样,又扔了一次,可是,卦象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再想起临来之前师父和她说的话,唐漓有些绝望的叹了口气,将钱币收起来放进了怀里,往屋里走去。
此时,景胤年刚吃完最后一个野果,看到唐漓进来,开口喊道:“唐姑娘。”
唐漓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会,盘腿坐在墙角,冥想了起来。
景胤年又碰了个钉子,倒也没有生气,唐漓终归救过他,对救命恩人,总还是要客气点的。
“唐姑娘,你来这里坐吧,我出去看看。”景胤年扶着墙站了起来,笑着说了一声,慢慢往茅屋外走去。
“一刻之后便有雨。”闭着眼的唐漓提醒道。
景胤年有些惊讶的看了她一眼,没有出去,坐在了桌子边,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她。
唐漓虽然蒙着脸,但是从眉眼间的裸露在外的肌肤来看,年岁应该不大,而且应该是个美人。
不过就是话太少了,总透着一股拒人千里之外的生冷,就好像时刻在提防着景胤年一样。
似乎是察觉到了景胤年的视线,唐漓缓缓的睁开了双眼,转头看向景胤年,两个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唐漓愣了一下,连忙把头转了过去,眼中闪过一抹慌乱。
“为何看我?”唐漓轻轻的吐了一口气,问道。
“一时走神而已,”景胤年十分坦诚,“唐姑娘莫非没有听过秀色可餐吗?”
他不是变态,只是太无聊了,闲着也是闲着,正好唐漓进来,不说说话,景胤年都感觉对不起自己。
“秀色可餐?”唐漓有些奇怪的看着他,“茅屋中何来山川秀色?”
“唐姑娘便是秀色。”景胤年看着唐漓的双眼,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
唐漓愣了片刻,忽然明白了景胤年的意思,双拳瞬间紧握,强忍着拔剑杀了这个混蛋的冲动,闭上了双眼。
“唐姑娘若是不喜欢,在下不说就是了,”看到她这个样子,景胤年歉意的笑了笑,“唐姑娘可是来自魏国?”
“......”
“其实我知道唐姑娘来自何地。”
“......”
“不说话?”
“......”
景胤年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唐姑娘若是厌烦,在下便不再言语,不过,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希望唐姑娘告知,你们离开景国之时,临海郡的情况如何了?”
他刚找到了办法,然后就遇到了决堤,虽然侥幸活了下来,却身受重伤,而且暂时也回不去。
“你们景国的大相已经到了临海郡。”唐漓终于张口回答道。
虽然她在山里已经待了几天,但是每日青鸟都会把外面的消息传过来,所以并不是一无所知。
“大相去了?”景胤年松了口气,“还好,那应该能解决。”
停了一会儿,唐漓忽然问道:“你对延正很了解吗?”
景胤年摇了摇头:“不是很了解,但是杀......国君很信任他,虽然他是我师父之一。”
准确的说,他对于朝堂上的老臣都不算了解。
虽然相处了十多年,可包括景泰在内,他们的想法景胤年完全猜不透。
“嗯。”唐漓应了一声,不再说话。
“唐姑娘为何要救我?”景胤年又问道。
“......”
“行,不说就不说。”
景胤年叹了口气,话音刚落,外面响起了滴滴答答的雨声,紧接着,大雨如期而至。
景胤年等了一会儿,见唐漓没有动的意思,起身走到床边,舒舒服服的躺了下去。
茅屋虽然刚搭建不久,但是并不漏雨,已经有些习惯这种硬板床的景胤年,听着雨声,感觉倒是挺舒服的,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
景泰盘算着北伐的这段日子里,景胤年每天都过的很累,现在在梁国,又回不去,倒是他这段时间以来,最放松的一刻。
很快,景胤年便睡着了。
听到微微的鼾声,唐漓松了口气,趁着这个时候起身配了点药,没有在继续冥想,而是坐在了桌子边,呆呆的看着桌面,眸子里闪烁着淡淡的迷茫。
刚刚算了两卦,一样的卦象,如果她现在就走,接下来还是要和景胤年纠缠不清,而且师父还一定会知道。
可是不离开,景胤年实在是不讨喜,比唐漓想象的话要更多,这让习惯了独处的她,有些不适应,却又感觉有些不一样。
“好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