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国之大事也。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大军开拔,要有粮草辎重不断的运输到前线,即便是府兵制度下士兵对随身自带干粮食物,但是几千里远征,士兵又能携带多少?既然要运输粮草辎重,那就必然要征集民夫。
七八万大军,不少于五分之一的辅兵、民夫,然后是随行的军医、军器监的铁匠、木匠……
十几万人加上如山的辎重,就如同一座移动的城市,即便不打仗,每日里受伤的人数也少不了。
不过萧天行的军队里没有民夫,都是士兵全部自己搬运。
此时唐军中已经有了战地医院的雏形,都把病人安置在后军的一个偏僻地方,以便医治。不过为了治病的方便只是个借口,主要还是担心伤兵的哀嚎,会影响到军心。
唐军里,所有的士兵、民夫得病后,都是苦挨着,因为郎中与伤兵的比列实在太过悬殊,那些由太医局派出来的郎中,通常只为将官以及精锐部队服务,很少会顾及普通民夫和士卒,根本顾不过来。
病人和伤员得到的照料也是时有时无,多半还是等死……
萧天行的军队里面连郎中都没有,不是不请,而是请不到,没有哪一个郎中能忍受军队的奔袭。
受了伤也只能草率处理,后勤和医疗问题是萧天行一直想要克服的难题,他现在还没有时间去普及青霉素,一是没有人力物力,二是还没有自己的根据地。
杨行密有淮南,朱温有河北,李克用有河东,就连赵匡凝都有荆襄之地,而自己呢,除了京城,自己居然无处可去。
想着想着,便到了军营。
……………
这几天尽量恢复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