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五代华章> 第九十三章 归否(求收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三章 归否(求收藏)(2 / 2)

“情况怎么会如此恶劣?”钟季平也是皱眉道。

“还需早做打算才是。”李存孝沉声说。

“报!!!”

“报!!!”

“怎么还有?”杨衮也诧异了。

“传!”

“念!”

萧天行吩咐道。

“梁王朱温派遣使者已至数里外,使者持圣旨,说是要让将军回京述职,讨贼之法从长计议。”亲兵大声念道。

“好一个从长计议!”萧天行冷哼道,他也没想到,朱温一下子就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先是控制朝廷,再矫诏自己回京,自己好独自迎回昭宗。

当真是好算盘。

看来自己先前的猜测是正确的,李翩鹤败了,败的很彻底,让朱温如此迅速就掌控了朝政。

李翩鹤是个极度机警的人,他肯定是遇到了什么意外。然而自己借势一招还能起作用吗?

心思千转,不禁有些迷茫起来。

到底回还是不回。

回的话,自己肯定陷入万劫不复的处境,不回又是抗旨,朱温讨伐自己又是名正言顺…

“大家都听到了吧,朱温已经入主了长安,开始对我军下手,如今当务之急,就是决定是否遵旨的主意了,在我看来,这个旨必须违,并且要违的大,违的响!”

韩子华出言,大声说道,一扫诸将心中所想。

“愿闻其详。”郭崇韬道,他刚刚一直不说话,其实也是一直在思索对策。

“李翩鹤八万驻守京都,如今却还是让朱温入了长安,究其原因不过是朝中的态度问题。”

韩子华手中折扇一展,潇洒道:“崔胤在京,朱温在外,两人稍稍鼓动大臣,便是里应外合之举,这李翩鹤心机手段都是不缺,唯独缺了人脉,与朝中大臣都不亲近,由此可见,定是有人助朱温破了城门,之后长驱直入,长安易主。”

“那李翩鹤的八万大军是纸糊作的?”郭崇韬不解道。

“这个嘛…就要问李翩鹤本人了,他肯定没有抵抗,因为他知道,抵抗了也可能是失败,况且崔胤手中很可能有天子私玺,朱温奉旨营救天子,而李翩鹤违逆朝中大臣决议,就是失了众人之心。”

“那军师有何对策?”

开口的是李存孝,九尺的魁梧身高自带一股压制力。

韩子华却是轻笑道:“这正符合我与主公商议的因势利导之计。”

“哦?怎么说?”

“军师的意思是,抗旨等待朱温使者质问,然后另一边引诱岐王出兵?”郭崇韬一下子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一半一半。”韩子华道。

诸将大多是一头雾水,萧天行见后心中又是摇摇头,除了冯溢才,郭崇韬有几分智力,其余将领都是一军之才,像卫青周瑜诸葛亮这般的帅才却是少见了。

帅者,当有洞悉全局之远见也。

“是等待朱温质问,引诱两军大战。”韩子华说道。

“军师如何得知朱温会亲至?”钟季平疑惑道。

萧天行也将目光望去,示意他解释一二。

“因为他已经认准主公是个怎样的人。”

韩子华将手中折扇一合,道:“先前主公拒绝朱温使者的拉拢与结盟,后来又闹出范阳街shā • rén案,在朱温眼里,主公已经是个不畏强势所屈服的人了,此次使者前来,不过是打个招呼,是个幌子,梁王如今肯定已经在来的路上。”

“军师怎么说话没头没尾的,你又知道那朱贼认为将军是个不畏强势的人?你这根据也忒勉强了些。”薛成撇撇嘴,十分不看好,他就是出了名的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性格,有一点不明白就觉着不靠谱。

韩子华只是笑着说:“凭感觉吧。”

“军情如火,军师怎能凭感觉。”薛成更加不满道。

而中间的萧天行却是若有所思。

“不错,军师所言有理,迎回昭宗如此重要之事,他怎么可能不亲往?”

萧天行决定了心中所想——抗旨

“众将听令!”

“末将在!”众人道。

“薛成领兵五千,分兵十处,骚扰岐王治下,令其出兵围剿,切记不可恋战,以骚扰为主。”

“诺!”薛成本来还些不满,听到自己能出兵的消息后,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韩军师,你与我去与使者交洽。”

“是。”韩子华抱拳道。

“安指挥使,钟指挥使,你们率八千宁朔铁骑,探明周边地形,见机行事。”

“诺。”两人齐道。

钟季平心中知道,他们这只很可能就是奇兵。

“杨指挥使,你与冯溢才率领剩下的北衙和宁朔军,应对正面可能来自朱温的突袭。”

“诺!”

“希望此战,战,战则必胜。”

说完,诸将告退,吩咐布置。

最后一道指令发出,萧天行终于长叹一口气。

对韩子华道:“子华,你的计划应该不止这一环吧。”

“确实不止一环,余下两环还需见机行事。”韩子华如实道。

“哪两环?”

“一环是在携大胜之后,一环是在回京之后。”

“哦?大胜,子华竟然如此自信?”萧天行诧异道。

“且听我细细道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