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五代华章> 第一百零二章 连夜归长安,子华第二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二章 连夜归长安,子华第二策(1 / 2)

夜色还深,却有一道道风尘沾染了官道。

“此地休整两个时辰。三日之内,必至长安。”

诸将围圈而坐,郭崇韬第一个顶不住困意,靠着一颗大树就开始打起盹来,他是第一次远途随军奔波,难免不适应。

“主公,此次出西北,虽然大胜而归,却也折损了不少将士啊。”

钟季平罕见地开口,郁闷道。

“当初在长安城外,四万将士意气风发,经西北一战,如今却只剩两万七千人。”

语气中抱有对逝去士兵的惋惜。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想要太平盛世,就要有无数将士前仆后继地赴死追求。”萧天行虽然也很悲痛,但身为主帅的他,不能传达出一点消极的情绪。

“轰轰烈烈的战死总比死在自己家门口强吧!”薛成大声道。

“俺以前还未追随主公的时候啊,天天就受这些高级士官的鸟气,又不能发泄,哎,你说气人不?”

“你说呢,吴兄弟。”

薛成用手肘碰了碰吴六顺。

“薛大哥说得对,我吴某人在遇到主公之前,天天不务正业,也是个混人,后来还当了山贼,哎呀,要不是遇到主公,我这辈子也就是一事无成了啊。”

“跟着主公入军营,上战场,我才知道男儿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大义热血,这军营虽累,但每天都过的十分充实,还有这么多兄弟一起。”吴六顺看着守岗的士兵,笑道。

“杨某虽然从军也不久,但却深有体会,主公麾下士卒总一股精气神,那就是不畏险阻,血战奋死,不辱军名啊。这些将士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女以后能活的好一点,不被别人欺负,在我们看来,却是还一个太平盛世啊。”杨衮也是感慨道。

李存孝在一旁一言不发,但眼神带有几分思索。

冯溢才还年轻,没有加入,也是在一旁静静地听。

“诸位将身家性命皆系于萧某身上,萧某真不知该说什么好,以水为酒,干了!”萧天行十分感动,有这样一群热血赤胆的兄弟,真是他一辈子修来的福分。

“干!”

“子华,如今你的第一策因势利导已经结束,朱温还以为我等在凤翔城前停滞不前,接下来,第二策你与大家说说吧。”萧天行望向韩子华道。

“军师还有计策,我滴乖乖,简直是再世诸葛亮。”薛成对韩子华比了个大拇指。

听主公说,这是表示厉害的意思。

“军师莫要藏拙,有什么计策道来便是,让我等去战,战他个天翻地覆。”

“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韩子华笑道。

韩子华脸色一肃,道:

“此次西北大胜,我军也损失颇重,钟将军也说过了,从此次战备来看,主公的势力还是有许多不足,我们从中看到不少缺陷。”

“没错,粮草问题很严峻,还有士兵的数量只减少不增加。”

冯溢才点点头。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就是主公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州郡,有州郡,方有财力,有人口,更有粮草。”

“难不成军师的第二策是给主公找到自己的领土?”杨衮算是听出几分用意了。

“不错。”

“哪块领土比较好?”冯溢才问道。

“淮南。”

“啊?淮南?”薛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淮南有杨行密在,如何能抢?

“军师你搞错吧,就算是我老薛什么都不懂,也知道淮南那杨行密不好对付啊,人家待了这么久,又一直与那个朱温战来战去的,这么强的实力,怎么抢嘛?”

李存孝,钟季平,杨衮,冯溢才都陷入了思索,淮南真的可以抢吗?

“我也没说现在就抢啊。”韩子华乐了,调侃道。

“好了,子华,你快把第二策道来吧,我看这时候也不早了,长安归途,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萧天行也有点吐槽了,韩子华每次说计策的时候都要卖关子,讨厌死了。

“好好好,主公都发话了,我就说八个字,养精蓄锐,以待时机。”

“此次回长安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入为主,主公杀了韩全诲,乃是大功,满朝文武必定上奏册封官职,届时目的达到,就是离开之时,陛下曾布旨意,主公为昭义节度使,前往淮南是最为合适不过了。”

“至于时机,我想应该很快了。”韩子华神秘一笑道。

萧天行心里十分疑惑,他知晓,就在这两年,杨行密就会病死,他知道是因为他是穿越的,韩子华凭什么知道?

看来韩子华还有更加具体的谋划。

“为何要离开长安?”薛成不解道。

“岐王恐怕撑不了多久,到时岐王兵败之日,就是朱温回京之时,我等留在长安如何有立足之地?”韩子华反问道。

“还有,届时朱温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携天子以令诸侯,我们留在京都,太过凶险。”

“韩某也只是提供一个计划思路,具体如何做,还是要仰仗诸位将军才是。”

“放心!有了正确的思路便够了。”杨衮自信道,他相信军师,更相信萧天行。

“就这样吧,大家尽快休息吧。”萧天行劝道。

“等等还要赶路。”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