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曹操为什么会输呢?
这个就很耐人寻味了。
曹操的战败是不是因为周瑜,也不是因为黄盖,更不是诸葛亮,而是因为疫病。
在古代,吸虫病在中国只有南方才有,并且以湖南、湖北为重疫区,以秋季疫情最为严重,就算是现在也是如此。并且它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三种,而曹操的军队患上的正是急性血吸虫病,这种疾病主要是在秋季流行,而曹操的军队开始转徙、训练水兵正是在血吸虫病感染严重的秋季中,而赤壁之战开始的时间实在冬季,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
既然疾病横行军队,为什么只有曹操的军队受到感染,而周瑜的军队却没有受到血吸虫病的袭击呢?那是因为周瑜军队长年活动在长江流域,已经习惯了当地的环境,军队中的人大部分都已经拥有了血吸虫病的抗体,而曹操的军队大多在北方活动,不熟水性,因此初来乍到很容易就会感染吸血虫病!
因此《三国志》中另一处记曹操给孙权的书中亦云:“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这也就说明了火烧赤壁是曹操成就了周瑜!
烧船是为了杜绝疫病的传播。
但是瘟疫横行也只是曹操兵败赤壁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曹操的狂妄自大才是他兵败赤壁的根本原因。曹操之所以自大主要有两点:
第一:曹操之前率大军攻打刘表,结果大兵压境之下,刘表病死,荆州内乱,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荆州。
第二:东吴当时的状况是主少国疑,内部不稳。再加上曹操打荆州时不费一兵一卒,而东吴的10万军队根本不可能跟曹操83万大军相抗衡。所以曹操打赤壁之战是抱着大人打小孩的心态打的!
但是所以曹操一开始就没有抱着认真仔细的态度,一拖再拖,导致士兵患上疾病,想打也打不了,于是只得自己烧船离开。
但是曹操的军事理论是很值得后人借鉴的。
“南北分治?”郭崇韬也觉着是个法子。
“不错,是分治,但是不是分军而治。”
韩子华轻轻一笑,俊逸的神采更胜几分。
“子华是想分营而治?”
郭崇韬马上就想到了。
“不错。我军目前全军不过七万人,四万是荆襄旧卒,可以以千人为一营,分南北军官管制,这样既能使其竞争,又能分化矛盾。”
“子华这个注意不错,南人由南人军官教之,北人都北人军官教之,双方都属于同一指挥管辖,有竞争有不会乱来。”
萧天行也是大口称赞。
“军师,末将有一疑虑不得不问明白。”
郭崇韬犹豫片刻,朗声面向韩子华道。
“郭将军请说。”
“倘若南北军官互起冲突,导致军中分化成南北两派,那该任何?竞争若是太过了,打仗时冷眼旁观,不听相互节制,那该如何?军中军官作战不利,是各指挥的大罪过,请军师原谅郭某冒犯。”
说完疑惑,郭崇韬抱拳行了个军礼。
“郭将军的问题很切时弊,但是我军三点优点,绝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韩子华自信的将扇子一收,说道。
“第一,此策的目的是为了初次整编用之,我军北人数量不多,各自成军,未免不公,引主公旧将抱怨,竞争过激之事,只需防微杜渐即可,日后可再整改。第二,南北军官皆是自己人,然南方军官圆滑,脑子机灵,不会行违军令一事,北人豪情重义气,也不会在战时做出袖手旁观之事。第三,主公军中军纪肃明,但凡作战皆事出军令,与各诸侯手下各自为战不同,若有便宜行事之权,所责在指挥使,而非一营一兵,现在郭将军可是明白了?”
郭崇韬心中暗念,行军岂能将军机放在对士兵的信任上?军师还是少看了一筹。
虽心中这般想,但口中还是喊道:“末将明白了。”
萧天行隐隐猜到了郭崇韬的心思,于是安慰道:“安时不必担心,此策只是初步定议,日后有异变再改为迟,若是有人因派系而耽误军机,本帅定饶不了他。”
郭崇韬同意的点了点头,“主公说的是。”
“那末将先告退了。”
郭崇韬扶着佩剑起身离开,在军中,各指挥进帅营可不卸剑,这一点总被韩子华念叨,但是萧天行就是不改,他觉得是种特殊含义。
“他心中还有不满。”
韩子华饮了一杯清茶,目光中犀利的芒影叫人不敢直视。
“正常,军中分歧难免。”
“郭指挥文武双全,行事果断有远见,对兵事有卓越的见识,有儒帅的潜力,但还差磨砺和舞台。”
韩子华随意的倒了杯茶。
竟然一语而中。
萧天行虽然吃惊,但是面上不露声色。
“子华跟我想的不差,机会肯定会有的。”
萧天行抚了抚黑木桌案上的佩剑,眼中尽是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