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越国权臣> 第六十九章 诗名满京华(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九章 诗名满京华(下)(2 / 3)

如此大费周章给“武忌”造势扬名,一旦武忌在会试之中受到不公平对待或遭人恶意黩落,那定会激发民间对朝廷的非议,朝廷很难堵得住悠悠众人之口。

一定是二皇子知道自己在朝堂上影响力微弱,对于“武忌”参加会试难有助力,所以才想出来这个办法来为“武忌”壮声势,先声夺人。

李邦彦越想越是心惊,这二皇子好手段啊,看来以前是自己小觑了他。

这可如何是好?定要想个万全之策,来阻止那叫“武忌”的贡生参加殿试。

其实李邦彦是关心则乱,未曾对此事往细处里想。

如果是二皇子想为“武忌”造势扬名,绝对会堂而皇之,光明正大的大肆宣扬。

怎么会如此暗中行事,既怕人家从使用的纸张查到出处,而只敢用最普通的粗纸。又怕人家从书写的笔迹看出端倪,只得隐去原来笔体,故意写得粗陋不堪。

礼部员外郎张博远此刻正悠闲的喝着茶,心里暗暗得意。

昨日李邦彦与邵尚书的对话,初时张博远没听懂。还认为李邦彦是惜才,为那可能会参加会试的“武忌”来“走门路”。

送走李邦彦,张博远一琢磨这事情不对啊!今年李邦彦家公子是可能进入殿试,进而问鼎三甲头名的最热门人选。

前几日李邦彦来找过邵尚书,就是专为为了李家公子会试之事。

所以说李邦彦会对有如此强大实力的“武忌”如此“青睐有加”这本身就有悖常理。

那这事情只有一种可能,李邦彦是怕万一这“武忌”也是今年参考的贡生,会成为李家公子最大的竞争对手。那李邦彦对邵尚书那番话的含义就比较好理解了。是让邵尚书在最后关键时刻设法让那“武忌”落榜便是了。

好个李邦彦李大人,打的一手好算盘啊!

我偏不让你称心如意!

于是,张博远犹豫再三,去了槐花巷那暗中与懋王会面的茶寮。

想着让那掌柜的通知懋王前来会面,把这事情呈报给懋王。

想了又想,这种小事还是别去打扰懋王了。总之只要能剥弱消耗金氏一派就准没错。

自己只管暗中行事便好,事后找机会报与懋王也不迟。

于是便有了宁西城满城尽是“宁西怀古”的壮观之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