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第593章 吴应熊不哭,康熙马上就来!(求订阅,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3章 吴应熊不哭,康熙马上就来!(求订阅,求月票!)(2 / 4)

所以张英发起这场“二反”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夺取武昌城,而是为了把武昌城内的儒门子弟引出来——儒宗和儒门在武昌、汉口、汉阳一带的斗争向来非常激烈,从来都是针锋相对。所以儒宗一旦大举出动,儒门肯定会跟。

儒门只要一跟,就能用方光琛的军队把他们消灭掉了。

另外,朱和墭的原儒和黄宗羲的原君、原臣已经合流了。

而黄宗羲的得意门生万斯同又带着八个黄门高足加入了吴周阵营,在他们不遗余力的宣传下,吴周阵营的知识分子大多认同原儒。

这就大大方便了儒门对武昌、汉阳等地吴周官员的拉拢——大家都信一个“儒”,当然是自己人了。

这倒不是张英的手段不行,而是儒门占了大义和大道这两个优势。

方光琛和他的九个子侄都是坚定的反清分子!虽然他们不一定拥明,但肯定反清。

对他们而言,反清就是大义!

在他们的指挥下,方光琛的军队全都站在了儒门子弟一边,一起向儒宗子弟们发起了进攻!

而武昌城也因为张英发动的这场事变而提前陷落了。

......

而儒宗的“儒”是奴才儒,只能吸引那些因为死忠大清而没有出仕吴周变成了在野派的“野儒”加入。

虽然方光琛本人并没有加入儒门,但他的几个子侄,都已经是儒门子弟了。

在他们的控制下,方光琛并不知道明军已经开过来了。

无论是大周还是大清,现在都只有为数不多的军户可以动员。大周这边有九万军户,而康熙这里人口多一些,能够维持二十多万户旗人。所以他们两国的军事动员上限也就是吴周十几万,大清最多三十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