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年,他分辽东郡为辽西和中辽两郡,分设太守之职,渡海收取东莱各县,设营州刺史,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其父公孙延为建义侯。
为汉朝的两位祖先立庙宇,按照古制在襄平城南设坛,在郊外祭祀天地,亲耕藉田,治理军队,出行时坐着皇帝才能坐的銮驾,帽子上悬垂着九条玉串,以头戴旄帽的骑兵为羽林军。
曹操征召公孙度做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说不悦,将印绶藏于武器库中。
公元204年,公孙度去世,其子公孙康继承其位,将永宁乡侯封给了弟弟公孙恭。
公孙度的轶事典故不少,大多都与避祸辽东的名士有关,而陈寿评价他残暴而不节,算是一个枭雄,但却难以成大事。
汉末天下大乱,名士管宁听说辽东太守公孙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到辽东,公孙度空出馆舍等候他们。
管宁拜见公孙度,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之后,管宁随即就居住在山谷中。
名士邴原避居辽东,与同郡的刘政都具有勇略雄气,公孙度忌惮刘政,于是收捕刘政家人,刘政逃跑。
公孙度发布公告给各县说:“敢藏匿刘政的与刘政同罪。”
刘政走投无路,投靠邴原,邴原将刘政藏匿了一个多月,当时东莱人太史慈准备回家,邴原把刘政托付给他。
然后去向公孙度说:“将军之前要杀刘政,是因为担心他会成为您的祸害,现在刘政已经逃跑了,您的祸害不就不存在了吗?”
公孙度说:“你说的不错。”
邴原又说:“您忌惮刘政,是因为他有智谋,现在刘政已经被免职了,他的智谋无用武之地,您何必再拘捕他呢?不如赦免他吧,以此来平息众怒。”
公孙度听从了他的劝告,邴原这才出钱送刘政回到老家,而邴原本人也受到了公孙度的厚待,但是在中原安宁,邴原想回中原之时却也遭到了公孙度的禁足。
名士王烈避乱辽东,公孙度以兄弟之礼相待,向他咨询政事,后来更想让他担任长史,而王烈以自己是个商人为由拒绝了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