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当今陛下的皇位都是因了嘉懿皇后当初下的诏令得来的,但人心易变,往后的事……谁说得准呢?
元承撩起眼帘,目光掠过带头的几人,淡声问道:“诸位爱卿,有何事非要见朕?”
户部尚书王大人率先反应过来,想起刚刚在殿外发生的事,咬了咬牙,拱手禀道:“敢问陛下,可是想要立嘉懿为后?”
元承道:“是又如何?”
户部尚书立时跪地,俯身道:“陛下三思!此事万万不可啊!”
身后的一众大臣也跟着跪了下来。
元承料到他们会是这个反应,平静道:“为什么?”
大臣们便一把鼻涕一把泪,将刚刚在殿外说过的那些话又说了一遍。
这个说不合伦常,会被天下人耻笑。那个说愧对先帝,对不起祖宗。还有人提到刚刚垮台的李家,认为不应该再给李家复起的机会。
元承道:“李正安虽遭贬斥,然贼心不死,竟在宫外行刺皇后。因此,朕打算赐死李正安。”
说着,他目光凉凉地在大臣们身上过了一遭,道:“这样,你们就不必再担心外戚了。”
大臣们缩了缩脖子。
嘉懿皇后遇刺这事儿他们听说过,可正如李悦姝都能分析出来,李正安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犯糊涂行刺一样,这些大臣里面,也没有相信李正安是凶手的。
那刺杀究竟是怎么回事?结合陛下的话,难道……是故意栽赃,只为了挑拨嘉懿皇后和娘家人的关系,然后在嘉懿皇后面前,名正言顺地杀光她的娘家人?
思及此,大臣们都感觉脖子上凉飕飕的。
若说从前还有着想把自家女儿送进宫为后为妃的,现在也都歇了心思,还生怕自家女儿有什么“贤德”的名声传出去,让皇帝看上,一家人都得为此赔了命!
娶你,然后杀你全家……太可怕了!
可抛开这点不谈,那李氏为后,也不合适啊!
大臣们瑟缩了片刻,又要开口提及另外两点,却看见皇帝陛下冲他们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噤声。
元承朝身后的软垫靠了靠,调整一下坐姿,眉头依然微微皱着,道:“朕昨日傍晚身体不适,然后一直昏睡到今日。半梦半醒间,朕做了一个梦。”
大臣们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听皇帝继续说下去。
元承道:“朕梦见了皇兄。”
大殿内立时寂静下来,他们都知道,陛下所说“皇兄”,是已经驾崩的先帝,是靖昌皇帝,谥号武帝。
元承看向这次求见挑头的御史大夫,唤了一声:“陈爱卿。”
御史大夫连忙应道:“陛下。”
元承道:“陈爱卿为官多年,身负监察百官、直言进谏之责。皇兄在梦中赞你忠义,直言敢谏。”
御史大夫老脸一红,眼眶不禁一热:“陛下……”
元承继续道:“因此让朕厚赏于你。朕欲赐你十金,再题四字与你,如何?”
御史大夫没有想到自己带着这么多大臣来搞事,还会被赏赐,一时受宠若惊,感激涕零:“老臣谢陛下隆恩……”
元承摆了摆手,示意长顺把他刚刚写的字呈上来。
是用一个长长的木匣子装着的,长顺打开木匣,露出里面的卷轴来。他解开卷轴上红色的系带,将题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