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赵王并未等到任何救援。
秦王坚守营地,多次打败和截断赵国小股运粮队。国库粮食消耗殆尽,秦王下令贵族全部喝粥。
赵王显然低估的秦国的决心,此时再战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
【公元前260年10月】:赵王求和,割让5座城池给秦国,长平之战失败。
庄越回到虚空,回忆着这次失败的经过。
这样打下去,前前后后,赵国损失了近20万人,伤筋动骨。而且钱财和国力都过度消耗,恐怕还是避免不了被灭国的命运。最多是多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
可怎么才能胜利呢?
秦国的决心不容置疑,他们最想做的就是全歼赵军。如果不能,那也要逼迫赵军割地赔款,也就是必须要获得最大的利益。
其他国家的支援很难,也就信陵君魏无忌靠谱,但是他没有实权啊!
此时就算是窃虎符也没用,除非魏王已经决定增援,集结士兵才有可能窃虎符率军救赵。
信陵君魏无忌是个人才,手下也是人才辈出,可是怎么才能将其拉到这场战争中呢?
这个赵王太优柔寡断了,如果他肯全民皆兵,或者在投入重利,也许真的能击退秦王堵路的新兵。可是,即使打败了这支军队,还是无法获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啊!
不对!不对!赵国损失了十多万人后,粮食的问题短期内,不用考虑!
重要的是怎么才能,重创秦军,逼得秦军改变策略,主动结束战争。
他事后问过赵括,如果当时自己要求更多的士兵,赵括会不会改变命令。
赵括的回答是,他当时觉得至少要20万以上的士兵,才能全歼王龁的10万秦军主力。也就是说自己最多能带走4万士兵,那样防守住韩王山没有问题,但更多的战果就很难了。
这样的结果会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