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着饭碗吃起饭,赵曼就开始操心起粮食的事儿来了。
“大娃,好吃吗?”家里没有吃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吃饭的时候几个人也会说会子话。
“嗯。”大娃点点头。
他跟二娃以前都没有吃过土豆,他们以前待过的地方是种红薯的,这跟桃花村差不多,收红薯的季节就用新鲜红薯当主粮,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吃红薯,七十年代的红薯可不是现在一烤就流油的蜜薯,而是白色的粉薯,一口咬多了吞下去都噎脖子,关键是这种红薯吃多了还烧心。
但土豆不一样,土豆的味道粉粉的,还有点甘甜,加进肉汤里面煮,便有骨头的肉香味,跟骨油熬出来的味道。
赵曼开始敲黑板:“吃完就要干活,你们新爸爸要上班很忙他都坚持自己洗衣服,你们也要坚持下来干活的好习惯。”
“可别人家都是妈妈干的。”小童工们最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甚至连干活都想赖掉了。
韩景瑜拧眉,看着他这个便宜儿子,但他更想知道赵曼会如何应对。
“噗嗤”,赵曼忍不住笑出声来:“可我不是你亲妈,要是你亲妈在可能会惯着你,我只是后妈,你也可以叫我新妈妈。”
人啊人,都是惯出来的呗,刚开始见面的时候谨小慎微的,互相用触角试探着,可真等到熟悉了呀,就开始互相试探对方的底线。
很遗憾,赵曼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底线。
孩子们管韩景瑜叫新爸爸,管她叫新妈妈。
大娃二娃说不过她,瞧着爸爸。
“你们妈妈很辛苦,而且你们不是小孩子了。”韩景瑜说:“咱们家里最民主了,除了意见民主,干活也要民主,我呢负责整个家里的吃吃喝喝,以后改善伙食的事情就在我身上了。”
这个,赵曼再同意也不过了,狂点头:“爸爸说的很对啊。”
他熟练的把兔子皮给剥了下来,处理好以后风干挂着,兔子肉交给了她:“弄好,明天咱们还吃兔子。”
嗤,这男人是吃上瘾了。
不过这天气啊,也不能吹干了放只能吃了,话说她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还真没有放开了吃肉呢。
赵曼有些不屑的鄙视了他一眼:“韩景瑜同志,那你要多赚点钱才行。”
韩景瑜看了一眼赵曼:“不是你说的嘛,咱们家这三个娃要多吃点骨头汤,补充钙质,我只是为孩子们的身体着想。”
瞧瞧这男人,还挺会为自己找借口的,你想吃就自己吃呗,还非要拿个孩子做幌子。
算了,不与他计较,可赵曼悄悄的翘起来嘴角,内心有几分小愉悦。
几个孩子虽然很皮,但是韩景瑜这一路上教得很好,吃完饭以后大娃去洗碗,二娃负责收拾,兄弟两个干起活来一点声音都没有。
这家务活都由小童工们干完了,大人们也可以有时间忙一些自己的事情。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孙来娣来家里,看见赵曼正做着针线活,便饶有兴致的站在她旁边看着。
差不多大小的长条裁剪成一般大小,拼接起来,上头再做一个同色系的罩子,做成一个斜跨的彩虹包,另外一个由小块的布料拼成足球的形状,上面也做了一个差不多色系的盖子,这就是足球包,这样碎布头都可以灵活的用起来也不浪费,还都煞是好看。
孙来娣看了好久,才明白她竟然拿碎布头子拼出来这么好看两个包,赞叹道:“听说你家昨天用兔子肉炖土豆了,怎么整的,我家孩子说就你家的土豆才能吃,可这包又是怎么回事。”
赵曼提起一个来:“好看吗?”
孙来娣重重的点头:“好看,真好看,比城里面买的还好看。”
城里面买一个布包还要一尺半的布票,另两块钱,家里一般最多能买一个,全家人轮换着背,还是小赵有这巧心思,竟然会自己做包,而且还都不费票。
新城基地都是双职工,除了每年粮本上面的定额,还有基地每年产出的土豆、白菜、西瓜等这些不用花票据都能买到,家里倒不缺吃的。
可现在家家户户孩子都那么多,谁家里都没有富裕的布票,穿衣裳的布都不够,就没人会给孩子们买啥书包了。
孙来娣看着赵曼的手艺真是佩服不已:“我要是有这么好的手艺就不遭人埋怨了,我男人就总说我手不巧。”
赵曼眨眨眼:“哪能呢,您能带大四个孩子真不容易呢,家里里里外外的要操持,还要去农场做事,咱们这里真的有要去农场做事的定例吗?”
“你可别信朱秀英讲的,她是故意磋磨你呢,哪有什么非要去农场干活一说。”孙来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