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是密密麻麻的人群,然后就见到穿梭如织的自行车流。
赵曼跟没有进过城一样,趴在汽车车窗上看着她前世曾经来过无数次的这个城市。
这是她第一次这么近的看到七十年代的京市。
作为架空的年代文,其实这个城市也是有原型的,跟几十年以后赵曼生活的那个城市的位置差不多,历史上的定位也差不多,只是这个城市,现在看起来很有年代感。
没有高楼大厦,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矮矮的楼
房。
没有干净宽敞的街道,小胡同里面大清早到处都是拎着痰盂倒夜香的人。
这会儿四合院也不像几十年以后那样高大上,没有下水工程,住在胡同里面的往往是好几户人家拼住在一起,早上挤着上公共厕所的人都在巷子口排队,操着京片子聊得火热。
赵曼是见过这个城市几十年以后的样子,那个时候这个地方是一个充满了国际化都市感的城市。
作为一个穿越人,一直以来都是在不熟悉的地方生活,然后到了一个你曾经来过无数次的地方。
看见那个现代化城市的前身,体验年代感十足的城市生活,那种说不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又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她已经完全不困了。
韩景瑜在这里生活了八年,说实话不觉得城市有什么好,京市地少人多,职工和学生也多住筒子楼,学校宿舍一层楼才有一个公厕,每天早上抢厕所简直就是奇观,最让人不习惯的就是每天洗澡、洗衣服、打饭、洗碗,全部都要靠抢的。
他一个从农村过来的孩子,刚开始都不好意思往里面挤。
所以去到了新区以后,他心里突然觉得很轻松,总算是能够敞亮的用水,也不用早上一起来就跟人一起挤着打水刷牙漱口洗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