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就来气,孟来香家里抢走了五斤盐,也不知道买那么多盐她准备做什么,咸死她算了!”孙来娣还在跟孟来香生着气。
赵曼想了想自家好像这些东西从来不缺,原因是她也从
不像孙来娣这么抠门,用一点买一点。
转身从屋里拿出来一包盐给到孙来娣:“多大的事情,明儿我打个电话去市里面问问,看看应急的物资缺不缺,也跟供销社那边说一声,有那种一次性买几斤盐的,还是要控制一下。”
孙来娣还恨恨的说:“就该这样,买盐都要买那么多,不是缺德是什么!”
赵曼想着也是,现在的人可是解放前过日子过怕了的,危机感极强,分分钟觉得会粮食飞涨,好在新社会新国家新气象,其实并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粮食危机。
所有的危机都是人自己想象出来的。
借到了盐,孙来娣总算是有材料可以做饭,扭着屁股回去给孩子们准备晚饭去了。
略一寻思,赵曼觉得还是要给新区做个地震预警急救的宣传。
然后把这个事情跟韩昌君商量了一下。
没想到韩昌君也觉得可行:“你提的这个办法好,咱们有空在广播里面广播一下,现在也基本上察觉不到余震了,但是难保后续还有新的灾情产生,到了年底咱们这里干燥,比如说防火防盗这些宣传也一并做起来。”
说完赵曼也觉得好,转身跟孙来娣商量防火防盗防地震的宣传去了。
从收完玉米到种植冬小麦,中间有一段空闲时间,刚好新区说要搞宣传,村里的人也挺感兴趣的,于是搭了个戏台子,表演起来小品。
大娃负责写剧本,把抗震救灾的事件也写进去,防火防盗的事情也写进去,这事儿过了再半个月,新区几乎所有的人都了解了地震到底是个什么事儿,快到年底家里要注意防火防盗之类的。
大娃写的剧本很好,把比较生涩的记忆点融合到了剧本里面。
再让人演戏演出来,比如说遇到地震应该往哪里躲啦,怎么感知地震啦,天干物燥小心走火啦,打雷的时候千万别站在树底下啦。
最后看过戏的人基本上都能说的出“天干物燥要防火,打雷别往树下躲”这些话。
不光村民喜欢这种宣传方式,有见过听过的还把新区演戏宣传的形式报告到了唐城,专门申请了一笔经费,奖励写剧本、表演的这些人,大娃还因此再一次拿到了二十块钱的剧本写作费用,现在